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哈卡色 > 第十六章 告密(第3页)

第十六章 告密(第3页)

谣言不知从何而起,说太子在此次运粮的官舶的船舱里私藏了大批牛筋丶硫磺丶鹅羽丶锡铁等第一等违禁物,恐怕是在路上倒了不少未脱壳的谷米,把东西藏在粮缸中躲过漕军搜查。

这些东西都是用来造兵器的,寻常官船无令不得运藏,查出来纲首(船长)以下皆斩。

文宗听说後,久久不语,正欲诏李相和陶先,皇後宫里的素娥嬷嬷送安神汤来。

“唔,退下吧。”

素娥咬牙上前两步说:“陛下,奴婢冒死敢讲一个秘密。还请陛下听一听,再处置奴婢生死。”

文宗不悦,念在素娥是皇後得用的老人,最终冷着脸命陈大康等人退出去。

陈大康留了个心眼,独自蹲守在门外,以防再生刺客之类的变故。

素娥心存死志,低声道:

“太子是娘娘与一外男淫乱所生,不是陛下的儿子,绝不可继承大统。望陛下明鉴!”

文宗俯身用力掐住素娥的脖颈,“好贱婢,你可知你在说什麽!”

门外有一声轻微的响动。

陈大康脱了鞋袜,屏气敛息随时准备溜之大吉。

素娥嗬嗬地挣扎,被文宗一脚踢到圈椅旁,转念间无力关心其他动静,边咳血边说:

“建兴九年正月,陛下宴请群臣,娘娘的裙子教酒水弄脏了,奴婢扶她去偏殿更衣。那日天寒,御膳房送来的酒菜极油腻,偏殿满是出恭解手的大臣家眷女仆……

“娘娘吃多了酒,兴致高,便说往凰竹台去歇歇神,那里也有净房。因是大宫宴,娘娘当时的位份比姚皇贵妃还低半品,只准带四个宫女丶两个太监。两太监在殿中等待,有个宫女早些时候被大林妃叫去使唤,除了奴婢,还剩两个宫女,前後脚回月霞宫取衣裳。

“奴婢为娘娘开门点灯,斜角落里突然冒出一个人影,奴婢……奴婢不曾看清他的面容,慌张中失足滚下台阶,晕死过去。待奴婢醒来,娘娘……衣衫不整。太子殿下是早産儿,可陛下难道不曾有疑心——太子白胖丶头顶胎发茂盛,明明是足月的。”

……

[素娥是奴婢养母,她看奴婢不会说话又不识字,早些年糊涂时曾把徐皇後宫宴失贞一事讲与奴婢听,後来嬷嬷去了先帝爷的寝殿,想来是全盘托出,先帝爷便抄了嬷嬷全家罢。]

[奴婢得一位老太监怜悯,被他找个懒惰的罪名送出宫保命,落脚在丰山当个砍柴扫地的小太监。丰山有犯罪被贬的老学官,他们无事可做,几年里教会奴婢识字读书,先後老死了。]

[嬷嬷与奴婢一般,当年守着天大的秘密,渐渐疯癫,担心丶畏惧徐皇後要杀她,经常大醉一场,抱着奴婢讲当年的事。她虽是徐皇後的陪嫁婢女,幼时却是诗书人家的清白女儿,荒年流寓京都讨饭卖身葬母,乘车路过年仅七岁的姚妃赏了她十两钞丶并不要她入奴籍。]

[嬷嬷始终念着姚妃的恩情。後来被无赖买与牙人,进徐府,陪嫁入宫。她跟在徐皇後身边伺候,自打宫宴回来,见徐皇後有孕,又一再设计妨害圣眷正隆的姚妃,心里存了主意。]

[直到那日,先帝禁了陛下您的足,而太子犯下如此大罪却依旧无碍……嬷嬷一去不返。]

[嬷嬷活着的时候常说,她若告密,也不讲全了,否则与徐娘娘主仆一场,岂非全无良心!]

[她又总说徐娘娘本不愿入宫,曾与李家嫡三子有故,两家险些定亲成婚,想来……嬷嬷对徐皇後尽忠,对薨逝的姚皇贵妃尽恩,对国朝龙脉尽义,三者相衡,必咬死她是滚落台阶晕过去,绝不说中间救主心切便醒了丶惊惶瞥见那男子的外袍上绣有一枚银丝松果。]

……

银松果是太宗赐予李季臣祖父李荃,特许他一家绣在制式朝服上的纹饰。旁人无有。

这麽说,傅瑛竟然是李相那个老贼的亲生儿子!

不,不,不可能!

傅润心思大乱,驱散衆人,独坐在寝殿内思索应对计策,手脚冰凉,不觉到了晌午。

他只知傅瑛并非是父皇的种,这秘密是父皇身边的老太监陈大康告诉他的,看来确凿无疑。

可是怎麽会丶怎麽会!

荒谬。

父皇当年废了太子,徐氏身为傅瑛生母在後宫闹得厉害,除此之外,太子党怂恿百官上书闹了好些天,却不曾见李季臣出来维护。陶先何等油滑,眼看国子监的学生堵住他家的正门,不得不连夜进宫以死相谏,掉了两颗血淋淋的牙齿,方保全“国朝魏徴”的名头。

李季臣呢,照样作壁上观,每日上书议论各省税收水利,至多替犯事的同僚元勉辩解几句。

可恶。

不,不,怎麽会是这样!

傅润啊傅润,你明知李季臣这老贼居心叵测丶装成纯臣数十年献谄于父皇,竟从未猜测过李季臣和太子的关系!

想到之前大朝,李季臣上书劝谏赐傅瑛官职……

傅润两眼一黑,肺腑血液逆流,舌尖抵着牙齿哑声唤刘福:

“去,把李海安收拾干净。”

刘福嘴快,问:“陛下,还是带去工部黥字麽?”

傅润擡眸望窗外明亮刺眼的白光,“……嗯。你一个人去,让万鼎亲自处置,不得泄露风声。”

他到底和父皇一样。

--------------------

9月8日改一小bug。【可以公开的情报①】工部尚书万鼎,陛下一手扶持的理工科男,惧内,每天衙门007,谨记老父亲临终遗言抱紧陛下的大腿不松手,六部里的“小透明”,指哪打哪型强基人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