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哈卡色 > 第四十章 重逢(第2页)

第四十章 重逢(第2页)

父亲昔日同僚魏安国的孤女魏小静自愿“李代桃僵”,算是替父报答赵家雪中送炭的恩情。

赵坼摩挲被胡人的火弹烧焦胡须的下巴,虎眼骤亮,“你不爱说话,学彗之做个哑巴,成麽?”

魏小静一改昨日初来乍到的怯弱好奇,不卑不亢地点头,“成。赵伯父,您放心,我也是将门女子,将军府里的规矩没人比我熟悉,不会轻易露馅的。不就是皇後,谁不敢当似的!”

她说罢,转过脸朝赵彗之倩笑,“我们同年同月同在金匮长大,怎麽十来年都不曾见过你。”

赵夫人揩拭眼泪,替就差把闷闷不乐写在脸上的幼子解释道:“唉,彗之命不好,连父母兄弟也不能时常见面,他是生来的孤命——本该死在出生那天,幸好有个不出世的大师……”

赵坼:“不相干的事少讲。老子就不信那光头秃驴的话,是你们妇人心软面薄才拼命捧他!”

赵夫人好不生气,似笑非笑地瞟了两眼在外爱逞凶的丈夫,“那麽明日入宫的事,你定罢。”

……

文宗尚诗书重风雅,京都贵女纷纷着男装束发髻外出结社作诗。

风气如此,好些年了。

赵彗之和魏小静先後下马车,奉命指引的太监见是两位“小公子”,也不过欠身夸赞两句英气。

“陛下没什麽规矩,二位小心些回话——哦,嗐,老奴这脑子!恕罪恕罪!且随老奴来。”

不远处一阵喧闹:太监们擡着各省进贡庆贺新君即位的黄金,腰弯得几与地齐平,气喘吁吁。

魏小静收回视线,心砰砰跳。

她试探地观察身旁少年的神色,见其无动于衷,攥紧手心的素帕,打定主意要代赵六当皇後。

太监带他们到偏殿,有个小宫女踮脚趴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他叹道:“二位当心候着罢。今日小朝,陶相公驳了陛下的批文,宝庆殿那边正收拾玻璃瓷片呢。又有咱们公主的……”

小宫女扯太监的衣袖,“陈公公!”

太监讪笑道:“明白的。你个小丫头,倒疼起你爷爷来了。走,晚了你我俱要吃板子。”

魏小静心里咯噔一下,端坐在雕花圈椅上左等右等,渐渐紧张得指甲快把手心抠烂了。

偏殿有宫人在,她也不便肆意出声和哑巴赵彗之交谈,每听见脚步声便引颈张望。

忽然正殿里传来男子的冷喝,声音低哑沉闷,像是熬了一宿丶又生了一早上的气。

跪在角落的刀笔太监连连磨墨——

“不必写。唔……小周子。”

一道尖细的颤颤巍巍的声音:“奴丶奴婢在。”

“你调些内监,将那……妇人敲了。她倒是个可怜的,呵,青春曼妙,偏遇着孤这样的皇帝。”

妇人是谁?

既不说犯了什麽罪,为何要绕过律令敲了她?

当今陛下不是没有妻妾麽?

据说圣人早先受先帝冷眼,十九岁了,连个引导房事的宫女也没有呀。

魏小静坐立难安,又渴又慌,等半个时辰後奉命出宫的太监入殿回报,但听“五马分尸”四字,立时吓得大气不敢喘,并拢双膝挺直腰背丶死死看向掀帘子跑进来的年轻太监——

刘福被个英气瘦小的小娘子瞪得莫名其妙,咳嗽两声笑道:

“哪个是赵氏?陛下有旨诏见。”

魏小静咬牙闭眼,几度深呼吸,起身前两腿不住打颤,下意识看向垂着眸的赵彗之。

她在金匮待了十四年,内里究竟是个不曾见血的小姑娘,再虚荣,到了关头也心生退意。

刘福重复道:“哪个是赵氏?”

魏小静抿唇,“我——”

赵彗之缓缓颔首,眸色清明。

母亲昨夜还在念叨陶府的“腌臜事”,他大抵猜到妇人与傅润的妹妹兰真公主有干系,也不信曾为了萍水相逢的他只身前往山贼据点的傅润会无故杀人,虽对太监们“敲人”的手段不满,几种心绪,几种猜测,最终没有提醒魏小静半句。

即便他实在不该如此糊涂。

她怕了,她原就是无辜的;身为赵家子,岂能强迫一个外人替赵家冒险?

嗯……如果将来……就这麽对父亲说好了。

金匮一别已三载。

他想见傅润。他一直丶一直想再见傅润一面,他和他该是志同道合的故友——

红纱幔後的青年懒洋洋地撑着头批折子,漫不经心地说:“上前来。让孤瞧瞧。”

--------------------

老赵(搓了搓老脸)(沉痛):兔崽子,男大不中留。追老婆追到宫里去了可还行。厚脸皮这点像你老子我。

赵六:……我不是,我没有。後来麽……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