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待我如国士 > 第五十二章 官人(第1页)

第五十二章 官人(第1页)

第五十二章官人

二月初八,张家湾(今北京)。

早春天寒,运河刚刚解冻,一望无际的河面尚有残冰,数十艘多帆高桅大船停泊在岸。

这一批御船装的是北方诸省的二等棉花和毛毡,若昼夜兼程,三月初应能抵达杭州卸货。

最大的一艘船边,顶上戴红绒球的大珰放下茶碗,喷出一口茶叶,尖声道:

“肃~静!”

穿藏青色直摆棉袍的漕运太监们双手笼在袖中,低头听旨,嘴角下撇含三分不屑。

嗐,不过是给宫里出来的人一个摆谱的面子。

要真计较每年谁收到的孝敬银子多……

嗬,除了陛下跟前那几个老哥哥,谁比得过他们啊。

不远处。

“陛下当心风浪,河水凉。”王长全满脸是汗,笑吟吟献殷勤道。

此次巡幸江南,他好不容易挤掉刘福和周总管的位置,少不得拿出十二分精神小心服侍。

傅润:“在外,你和你两个徒弟跟着孤即可,其馀人不必凑得太近。”

王长全暗喜,说:“是。”

在他身後的一干太监丶宫女丶侍卫和文臣个个穿着素净,神情紧张。

管漕运的大太监关忠,鹌鹑似的缩在王长全徒弟小吉祥身旁,有口难辩,脸色黑如锅底。

关忠每瞧一眼自家手下趾高气扬的废物们,再瞟一眼最前方的圣人,只觉得小命很快不保。

朝阳藏在云堆中,云卷云舒,边沿倏地现出耀眼灿烂的光辉。

傅润面若冠玉,乌黑柔顺的长发仅用一支九色帔带玉簪固定于脑後,站在船头眺望河面。

说是不声张,也不可能悄无声息,或者学杂剧做什麽“微服私访”,那是在自己家里做贼了。

将一般重要的事交给中枢院处理,再授意压着京都的消息,大概迟半个月传回南行台而已。

此外就是削减仪仗和随行宫人数量丶品级。

最後一项:借乘最近一批运毛货的御船去杭州,加赐虎头金符方便通行,以免途中耽搁日子。

傅润吹了会冷风,收紧大氅,淡淡地说:

“开船罢。关忠,你的太监们好威风啊。”

“你的”二字,轻描淡写,却足有万钧之重!

万一解释不好,真的会人头落地。

关忠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见圣人进船了,眼底闪过狠厉之色,转头就收拾那帮废物去。

一通推诿丶抽身丶连坐丶陷害。

傍晚时分,傅润正和高文鸢下棋,收到一张写着受贿共计十七万四千两的罪状,微微一叹。

这是阉人惯用的脱罪伎俩。按理当斩,以儆效尤。

可惜父皇留下的窟窿太多。

有时候睁一眼闭一眼装糊涂,实是无奈之举。

*

五十三艘御船从张家湾出发,沿路靠岸补给,因“上头有旨”,夜里点灯赶路,遇冰则忙唤纤夫拉船,宫人们常常一觉醒来,外面已换了一种山水,码头叫卖鱼米的小贩说着另一种方言。

二月十四日正午。

船过临清,停泊张秋(今山东),两个时辰後再准备起航时,王长全捏着兰花指摇头。

关忠心里咯噔一下,左手刚捏住袖中的银钞,但听王长全说:

“陛下嫌船里闷,上岸透气去了。你我在此等候罢,消息不得外泄,否则百姓们将要骚动。”

“哦哦,原来如此。敢问哥哥,陛下可是去张秋城?要不要召几个干干净净的官宦女子服侍?”

王长全再摇头,“你从前也是宫里当好差的,怎麽放出去几年就懒得琢磨圣心了?陛下龙体何等贵重,张秋是河道交汇之地,闲杂人多得很,陛下岂会在这里歇脚?蠢丶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