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莫黎脸上。
莫黎眼睫颤了颤,下意识擡手挡住阳光,却发现擡不起手。
她背对着许桑禾,低头一看,许桑禾一只手揽过她的腰轻轻覆上她的手,另一只手与她十指紧扣。
这个力度莫黎可以挣开,但她怕吵醒许桑禾,就没有动。
好在没多久许桑禾也醒了。
“几点了?”许桑禾问道。
莫黎这才腾出手拿起手机。
北京时间上午七点十三分。
“七点多。”莫黎说完便关上手机,转身和许桑禾面对面相拥。
两人赖了会儿床,许桑禾就起床去做早饭了。
但没多久许桑禾和莫黎就发现了问题,冰箱里没有吃的,她们干脆下楼买饭。
“买豆腐脑嘞!今早刚做的新鲜豆腐脑嘞!”
“炸油条刚出锅,要几块的?”
“刚出炉的枣糕年糕米糕!”
路边的小贩比昨天要多,叫卖声一家高过一家,临安话混着早点雪白的热气,是在江城看不到的光景。
“唉?你们怎麽在这儿?”
许桑禾和莫黎回头,是小安。
没等她们开口,小安眼中闪过了恍然大悟,然後大笑起来,“不会是李满忘给你们留饭了吧。”
许桑禾不惯着她,“那你怎麽在这儿?不会是又要偷钱?或者李满也没给你留饭?”
“切,我不在早上偷东西。”小安双手抱胸,一脸不屑。
“你们第一次来临安,我带你们见识见识我们安庆路的知名早点。”她说完,就拉着两人往前走。
直到走到一家牌匾有些破的小店门口才停下。
牌匾上写着“刘家小吃”。
说是小吃,其实里面都是早餐,各式各样的蒸糕米糕,烧饼肉夹馍,还有豆汁米糊豆腐脑,一应俱全。
“刘姨!我给你带客人来了!”小安说着临安话,喊着店里的刘姨。
刘姨听见小安的声音转过身,看见了小安身後的许桑禾莫黎。
“生面孔,哪里人?”
“江城。”莫黎道。
刘姨点了点头,“江城……江城人早上都习惯吃米糕和紫米粥,你们先坐。”她笑了笑,转身进入厨房。
三人坐在木桌前,一人倒了被热水。
莫黎道:“李满昨晚去哪了?”
小安吹了吹杯中的水,“接单子,应该睡的挺晚的,你们吃完饭再去找她吧,她挺忙的。”
莫黎心里了然,不再问。
“米糕来喽。”刘姨将粥和米糕一并端上来,露出一个和蔼的笑。
“谢谢刘姨!你又漂亮了,生意兴隆!”小安笑着把刘姨哄的乐开了花,给她们打了折。
回到李满所住的楼层下面时,刚好碰见李满大惊失色的从楼下跑下来,她看见莫黎和许桑禾时,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有办法了!”
三人一起到了地下室,李满再次拿出一沓照片,指着最上面一张道:“周一,她就是关键。”
许桑禾有些震惊,“周一?关键?她怎麽和原声律所扯上边的?”
李满打了个哈欠,眼下乌青,将六年前原声律所的股份信息拿给许桑禾,“早期的原声律所筹办初期并不是投资制,而是股份平分,这样可以更大的吸引一部分人拿出金钱给律所,毕竟没人会介意分股份,但缺点也很明显,风险大。”
李满找出原声律所六年前的合照,“这张照片拍摄时黎阿姨已经不在了,按理来讲股东就更不会将钱放到律所里,但事实相反,他们一个没少,我又深入查了一下,其实这个时候原声律所就已经偷换机制了变成了风险较小的投资制。”
投资和股东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只在意得到钱的多少,一个和律所同生共死。
为什麽会突然更改制度的同时没有跑掉一个人?
“你怀疑他们私下可能做过交易?”莫黎道。
“没错,又或者是原莱承诺了他们什麽。”
李满再次拿起一张照片,“周平建,原始股东之一,照片上站第一排,但他是第一个以股东身份从原声律所全身而退的人。”
李满将他的照片和周一的放在一起,“他也是周一父亲,但他能退出的原因挺抽象,他死了。”
许桑禾道:“我听周一说过,他爸年纪大了,当时她家里出了很大的变故,她爸一时急火攻心就去世了。”
“没错,变故。”李满转了一下手里的笔,看向莫黎,“小花儿,记得周意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