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宫宴不比其他,若是惹了宫中贵人不喜,那可就大不妙了。
可能不会当场发作,可日後再出什麽问题,那是要翻旧账的。
这其中的厉害,不用老夫人多说什麽,想来田嬷嬷这个宫里出来的老人,是省得的。
陆微知以为自己能松快一些的时候,没想到田嬷嬷板着一张脸,与她讲了许多宫里的规矩。
宫宴还没影儿呢,事事都得做全面了。
那些宫中规矩听着更严苛了,可听着田嬷嬷的意思,她还必须得做。
“八娘子,那是皇後殿下的寿辰,到时候宴请忠远侯府,您定然是要跟着去的,不可大意的。”
陆微知自然是知道宫里的贵人的事情不能大意,她只是没想到,来的这麽不是时候,早知道,便等着皇後殿下的寿辰过了再到上京好了。
她的神情过于明显,田嬷嬷隐约看出了她的想法,嘴巴动了动,终究没有说话。
只是教导的时候,片刻差错都不能有。
如今出宫荣养,可一些小道消息还是听到过的。
自贞文太子去後,东宫之位一直空缺,此次不仅是皇後殿下寿辰,听闻圣人也有意立下储君之位。
天家的事情,田嬷嬷不敢议论,可储君之位多少人盯着呢,甚至隐约猜到圣人属意的是谁。
这些都不是田嬷嬷该去操心的,盯着陆微知,见她没出错,对着她满意点头,“不错,八娘子做的越来越好了。”
等田嬷嬷走後,陆微知懒洋洋的坐在塌上,什麽仪态此刻都不见了。
这一天天的,真的好累啊。
她哼哼唧唧的,“银丹,抱柯,我的头好痛,胸口好闷,哪里都不舒服。”
她原想着的是搬到阿耶在上京的府邸居住,虽然阿耶阿娘一直在庭州,宫中的圣人也是赏赐的府邸给他的,上京的时候,阿娘便修书给了府中老仆,让他们把府邸清扫一番。
只是祖母不放心她一个人住在家里,一直将她留在忠远侯府。
这一点阿耶阿娘自然也能想到,所以也叮嘱了,若是祖母留她,便先在侯府住着,若是住得不舒坦,便将他们提前写好的信拿出来,回自家府邸去住?
侯府不错是不错,只是到底不如家中随意。但若是因为不想学规矩这样的缘由搬出去,显然是不太好。
所以阿耶阿娘给她的信,便也没有拿出来。
除了每日要学的规矩枯燥了些,其他时候倒还好。
祖母让她不用日日去问安,府中饭菜也是十分投口,知晓她爱吃福缘斋的点心,时常差人去买回来送到她院中。
在忠远侯府养了一段时间,陆微知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一圈。
她觉得再这样待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没病也闷出病来了。
规矩也不是日日都要学,陆微知寻了个由头,带着银丹和抱柯偷溜出去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陆微知换了身看着不显身份的装束,用银丹做出来的脂粉,把自己的脸涂得黑黄了些,总之看不清原来的样貌就对了,这才带着银丹和抱柯去了西市。
街上很多人,两边还有很多小摊,卖着新奇的小玩意儿。
停留在摊位前的,多是一些小孩子,更有调皮的孩童吵闹着让家里的大人去买零嘴。
陆微知背着手,走在街道上,面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倒是银丹,好奇的东张西望,然後小声道,“八娘,这里好生热闹。”
陆微知认同的点了点头。
东市那边远不如这边热闹,摊贩也不敢过于喧哗。
西市这边就不一样了,虽然热闹,一切却也井然有序,还有佩刀衙役巡逻,防止有人寻衅滋事。
且衙役并不会故意难为那些摊贩。
见有不对之处,还会好言提醒。
有两个摊贩因为摆摊的地方不对吵了起来,其中一个指责另外一个,说他的摊位摆到了自己的摊位上。
另一位说没有,他向来都是这麽摆的,也没人说自己摆的地方不对。
听他们吵架,不少人都在围观。
陆微知也过去凑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