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亲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总也要回去问问,宣德侯这个做父亲的意思。
再过些日子就是皇後殿下的寿辰了,圣人有意大办一场,到时候文武百官家眷皆要入宫为皇後殿下贺寿。
王允词倒没想着让自家孩子嫁入皇家,自然也不可能让陆微知嫁进去。
皇家看着好,可那些人却不是好伺候的。
几位王爷皆已经有了正妃,年纪和陆微知的父亲差不多,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们,不可能去他们後宅做侧妃的。
几位皇孙里,除了临淮郡王至今身边无人,有些皇孙十四五岁後院里就添人了。
临淮郡王的主意也不能打,上京爱慕他的小娘子不少,可崔家九娘那个疯女子却不是好惹的。
且不说如今东宫无主,与哪位王爷扯上了关系都不好。
他们忠远侯府忠的是君,陆晔还是圣人亲自指派到郡王身边做事的,他们并不想站队哪一边。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跟皇室的人牵扯上关系。
虽说二弟妹信里也说了,若是妱妱实在是没有看好的郎君,不愿意嫁人,便把这孩子给他们送回去,他们养得起一个女儿。
王允词感叹,她倒也想这麽做。
可庭州和上京不一样,所以二弟妹的看法同她也不一样。
若是上京哪家的女儿拖成老姑娘,必定是衆人嘴里的笑柄。
有时候,她也羡慕二弟妹的这种洒脱,她又何尝不想养女儿一辈子,一旦嫁人,後半生就和男人荣誉与共了。
王允词苦笑一声,只能说个人命数不同,就如同当年二弟妹夫妻写信回来,强硬的要将两个儿子带去庭州一样。
并非是觉得她和婆母教得不好,只是想把两个儿子送去军中历练历练,听闻如今在军中颇有名声,也能独挡一面了。
王允词看了看自家的小女儿,摸着她的头,叹了一声。
她只盼望着她的儿女们,平平安安的,身体健康就比什麽都好。
回去之後,王允词便将事情告知给了婆母。
“考虑一番也是应该的,咱们等一等便是,也不差这几日。”
说完又叮嘱起了另外一件事,“过几日是皇後殿下的生辰,贺礼都备好了吧,可别出什麽差错。”
“都备好了,到时候把八娘带上,宫中不比其他,礼仪规矩,还是要好好学一下的。”王允词犹豫道。
最近田嬷嬷都没怎麽教学,趁着这几日再好好学一下,在宫里可不能出什麽差错。
十娘年幼,怕小孩子不懂规矩,所以没打算带她过去。
六娘订了亲,以後嫁过去是要掌家的,以後少不得面对这些场面,到时候跟在她後面也能多学着点。
只是担忧八娘不懂规矩,入宫会得罪贵人。
老夫人思索一番,“到时候让八娘跟在我身边吧,总该让孩子去皇宫拜见一下的。皇後殿下仁厚,只要不是什麽大罪过,也不会追究八娘的。”
说话的时候,杨嬷嬷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请帖,递到了老夫人跟前。
“是二郎府的管事来了,说是要见八娘子。”
老夫人让杨嬷嬷把人带进来。
没过一会儿,杨嬷嬷便带着管事进来了。
“你找八娘有什麽事情?”
这位管事在陆府待了好些年了,逢年过节的,也会准备些礼送到府上,家里还是认识的。
这突然过来,还当是有什麽急事。
管事给老夫人和侯夫人请了安,这才从怀里拿出一张请帖,道,“这是宫里送过去的,指名道姓的要把帖子递到八娘子手里,小的不敢耽搁,赶紧给送了过来。”
老夫人还有些不可置信,拿过帖子看了看,确实是宫里的请帖没错,是御用之物,这种东西,不可能有人敢造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