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白夜灯饰 > 018(第2页)

018(第2页)

屏幕上的冰层呈现出道道夺目的蓝色,那是经过数万年挤压形成的冰晶才有的颜色。陈昭放大其中一张,看到冰壁内部的黑色纹路,估计是火山灰沉积层。这些图像将帮助科学家预测冰架崩塌的风险,也许能挽救沿海数百万人的家园。

这个想法让他的手稳了下来。极地摄影从来不只是为了美,那些在生死边缘抢拍的画面,承载着比个人情感更重的分量。周叙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航海日志里事无巨细地记录每个坐标的光照条件。陈昭暗暗在心底佩服着周叙,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工作到凌晨三点,陈昭终于完成了初步筛选。他伸了个懒腰,走到窗前,眼神略带疲惫。

暴风雪已经停了,极光布满了夜空,这次是紫色的,映衬的黑夜好像是水彩画的纯色底图,绚烂而美丽。他想起周叙留下的星图,翻出来对照,今晚确实标记为最佳观测日。

相机包就在脚边。陈昭犹豫了一下,还是拎起它走向门口。经过医务室时,他悄悄拿了片安定,含在舌下。苦涩的药粉慢慢融化,安抚着他仍在轻微颤抖的神经。

观测台空无一人,零下四十度的低温让金属栏冻的硬邦邦的。陈昭架好三脚架,呼出的白气在取景器上结了一层,他不得不用手套反复擦拭。极光在镜头里变幻着形状,时而如瀑布,时而如轻纱。

周叙的星图就在一旁,被石块压着。陈昭按着自己的想法调整曝光,拍下了一组近乎完美的极光轨迹。当镜头转向北极星时,他突然想起那人说过的话:"航海的人总得信点什麽,比如……我信星星。"

而周叙可能也是陈昭生命中的一颗星星吧。想到这,他在心里涌起一丝悸动。

当时他们正在甲板上调试设备,周叙难得地多说了几句,提到他父亲教他认星座的旧事。陈昭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随意的闲聊,都是周叙小心翼翼递出的碎片,拼凑起来或许能看见他完整的模样,也能从中窥探出他的人生。

取景器里的北极星明亮得刺眼。陈昭按下快门,忽然很想知道周叙在的船此刻的方位,是否也被同一颗恒星的光芒照耀着。这个念头让他胸口微微发烫,都快感上防寒服里面的暖宝宝了。

回到宿舍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陈昭把照片导入电脑,在备注栏里郑重地写下拍摄参数和极光指数。工作能让人忘记很多事,比如恐惧,比如孤独,比如某个已经远在太平洋上的人。

他给程钰发了邮件,附上精选的五十张照片。邮件正文只有简短的说明文字,却在结尾处鬼使神差地加了一句:请转发极光号一份,他们可能需要比对前期勘测数据。

发完後,睡意终于袭来。陈昭蜷缩在羽绒被里,手中还攥着那张星图。半梦半醒间,他仿佛听见手机震动,但可能只是幻觉。北极的黎明静得出奇,只有暖气管道偶尔发出"叮"的轻响,像远洋船只的声音,陈昭一度幻听。

他梦见自己站在极光号的甲板上,周叙在驾驶台朝他挥手。风很大,把那人的声音撕成了碎片,只隐约听见"小心"和"回来"。陈昭想喊什麽,却发不出声音。然後梦境切换到他父亲阴沉的脸,还有孟央举着他相机冷笑的样子。

惊醒时已是下午,枕头上有一小块湿痕,不知道是眼泪还是什麽。陈昭抹了把脸,摸到手机上有条未读消息,来自祁安:照片收到,周副说第三十七张的冰层结构很关键,让你把原始文件单独发他邮箱。消息是两小时前发的,北极的卫星通讯延迟总是很严重。

陈昭翻到第三十七张,那张是他险些坠机时抓拍的,冰裂缝底部隐约可见热泉涌动的痕迹。周叙一眼就发现了最有科研价值的那张,这人总有在混乱中抓住重点的能力。

他回复:好,然後附上了原始RAW文件。犹豫片刻,他又加了张昨晚拍的极光照片,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也不知道周叙会不会关注到这张极光图。

发完邮件,陈昭冲了个漫长的热水澡。水流冲走了防寒服里渗进的寒气,也带走了些许梦境残留的压抑。他对着雾气朦胧的镜子刮胡子,发现下巴上多了道细小的伤口,可能是昨天在直升机上被安全扣划的。

食堂里人不多,科考站的作息总是混乱的,陈昭没太调过来,来得晚了些,只要了份加热的速食饺子,就着辣椒酱囫囵吞下。程钰端着餐盘坐到他旁边,黑眼圈很重。两人看着对方眼底的乌黑面面相觑。

"照片质量很好,"她直接了当地说,"比我们预期的多出很多的有效信息。"这是她能给出的最高评价。陈昭点点头,问起冰裂缝的後续监测计划。

"明天会有无人机去布设热敏传感器,"程钰用筷子在桌面上画了个示意图,"你如果状态恢复,可以跟机拍摄布设过程。"

陈昭刚要答应,突然想起什麽:"无人机操作员是谁?"

"新来的挪威专家,"程钰说,"你是周副朋友?"听到这话,陈昭措不及防,“嗯”了声。程钰舀了一勺汤:“他可能和挪威的专家认识,看他们聊得还好,还说……要多注意一下你。”

陈昭一愣,又是周叙。陈昭咬了口饺子,馅料里的汤汁溅到下巴上,刺痛了那道小伤口。那人似乎无处不在,即使已经离开,他的影子仍笼罩着科考站的每个角落,从他整理过的工具柜,到他培训过的新人,再到那张被陈昭放在枕头下的星图。

饭後,陈昭去了趟资料室。站点的档案架上存放着历年科考记录,他翻到十年前的册子,果然在极光观测部分看到了熟悉的字迹,很像周叙母亲的笔记,工整中带着几分艺术家的随性。旁边贴着几张极光照片,构图与陈昭昨晚拍的惊人地相似。

他小心地拍下那些页面,突然理解了周叙对极地的执着。这里埋葬着他父母的记忆,也延续着他们的未竟之事。陈昭想起极光号上那个总在深夜检查设备的背影,或许对周叙而言,工作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与逝者对话的方式。

回到宿舍,陈昭开始整理行李。科考任务已接近尾声,再过两周他就要返回上海。桌上摊着北极之行的全部照片备份,最上面是那张险些用命换来的冰裂缝特写。他忽然很期待把这张照片拿给周叙看,想看看那人会露出什麽表情。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主任的视频通话请求。陈昭调整好表情才接通,屏幕上是主任那张总是严肃的脸。

"陈昭,"主任开门见山,"北极的工作报告抓紧写,回国後有个南极项目的宣讲会,我想让你去。"

陈昭愣了一下:"南极?"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不解,主任却接着说:“沧龙站需要摄影师跟拍企鹅栖息地变化,为期三个月。”估计是怕陈昭不答应,他又补充:“小昭啊,你毕竟也有经验了,派你去也放心——”

“好,我知道了,我会去的。”陈昭叹了一口气,心里说不上来的酸楚,不知从何而来。但这些情绪被陈昭给压在了心底,最後一句话也没说出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