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麽也不怕。”
天还是黑沉沉的,擡头看不见一丝亮。
“程柏舟,朝堂沉浮多年,你自是树大根深。兴许周旋打点一二,保住性命判个流放便罢了。”关月背身对着他,目之所及尽是漆黑的云,“可我不甘心啊。我今日不仅要你死,还要你全家上下一并作伴,你说好不好?”
“我一府上下一百多条人命,你造此杀孽,夜里可能安睡?”
“能啊。”关月回过身,“我北境上下,死在沧州一战的何止数百。谢伯父南境一战,死伤又何止数百!你同我说这些仁义道德,不觉得荒谬可笑吗?”
她的剑锋仍沾着擦不净的血迹,明晃晃地横在他们眼前。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的姑娘当即哭起来,缩在母亲怀里发抖。
“动手。”
血珠溅了几滴在程家人衣角,夜色里在没有什麽声息了。四面八方的尸首将他们围住,一向身在内宅的妇人终于忍不住惊声尖叫起来。
膝间的疼痛还未退去,程柏舟手脚并用,狼狈地退了几步,却不小心挨到了身後亲卫的尸身。
“疯了。”他喃喃道,“……你疯了。”
关月上前几步,在他的妻女面前蹲下,一旁的男子护在妹妹和母亲身前:“明明自己也怕,还是愿意护着母亲和小妹。”
“勇气可嘉。”她的剑锋贴在他颈间,“从前我也是这样,有人护着的。”
“沧州城上,我一箭杀了自己的兄长,没有寻回父亲的尸骨。”她稍顿,在夜色里笑得牵强,“我喜欢一报还一报。”
门外忽然有些骚动。
关月收剑回鞘,站起身道:“程尚书,你那两个嫁出去的女儿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我都替你请回来了。”
她方收回的剑再次出鞘,落在被母亲护在怀里哭泣的姑娘手中。
“来。”关月还是笑着,手上用力握着程柏舟小女儿的手,将剑锋一点一点刺向长兄。
她不住地往後缩,哭得止不住:“不要!求你了……不要!”
程柏舟和夫人再没有什麽傲骨和唾骂,妇人更是不住地磕头求饶,说自己愿意以身相替。
“晚了。”
关月握着女孩儿的手,一剑刺穿了长兄的胸膛,在周遭止不住的尖叫声中,又捅了第二下丶第三下……
尸身软绵绵地跌在地上,双目无神,死不瞑目。
跌在地上的姑娘不知哪儿来的力气,伸手就去握剑锋:“我要杀了你!”
关月抽回剑,横在她颈间:“我可以让你死得痛快一些。”
她利落地划破喉咙,血溅得四处都是,顺着剑锋滴滴答答落在地上。
“程尚书。”关月用沾满他儿女鲜血的剑停在他眼前,“我当初的锥心之痛,你如今当该有几分体会了。他们可以寿终正寝丶可以战死沙场,唯独不该为你的私心算计丧命。打仗的人不信神佛,你说我造杀孽……若真有神佛,我倒想一问,为何阴狠小人功成名就,而血战沙场的人却早早长辞于世。”
“不必再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不怕造杀孽,也不怕遭报应。”她说,“今日你程府上下,连只苍蝇也不会飞出去——包括这个襁褓幼子。馀下这几个,不如程尚书自己选一个,让他送你上路。”
咒骂声丶求饶声和哭泣声混在一处,不绝于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凄厉,吵得人头疼。
“程尚书选不出,那我来替你选。”关月用剑锋指着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以子杀父,程尚书以为如何?”
程柏舟青筋暴起,两个人都有些摁不住他:“你合该孤家寡人!不得好死!你——”
後头的话他在没有机会说出口。
“死在自己儿子手中,滋味如何?”关月凑近他,轻声耳语,“我说了,一报还一报。我爹尸骨无存,我自然不会留你全尸。胳膊砍了喂狗丶腿剁了喂狼丶脑袋砍下剜去双目,身子丢进枯井再不见天日。”
“我说到做到。”
她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你不必动手。有朝一日人死灯灭,还是干干净净去见谢伯父好。”
“夭夭——”
“出去吧。”关月说,“留我一个人。”
她看着正哭泣的婴孩闭上眼:“後头的事情,我并不想让你们看见。”
尚书府大门再次打开时,她手中拎着程柏舟被剜去双目的头颅,身後是冲天火光。
程府上下一百八十一人,无一活口。
夜色又静下来。
“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