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无晦点了一下头。
接着严无晦说:“老爷,要不咱们上楼吧,这里人多嘴杂。”
小二说:“老爷,看您不像本地的。”
李颂之说:“我们今天是来谈生意的。”
小二心眼活,嘴又巧,忙说:“来我们这的人很多都是谈生意的。一楼什麽人都有,还不如上楼去,那里清净得很,没有外人打扰。我们这二楼三楼清幽雅致,打开窗户就能看到热闹的街道,再往远了看还能看到海景。”
李颂之抿嘴一笑,说:“这楼上倒是好去处。”
“几位老爷要去几楼?”
“那就上二楼吧。”
“几位老爷慢点走。”
小二在前面引路,其他锦衣卫跟在身後。
沿着木楼梯走上二楼,进了雅间。推开门,屋内八仙桌,配着几张官帽椅。窗明几净。
几人进去之後,小二问:“老爷们要点什麽菜?”
李颂之说:“先上一壶好茶。”
小二陪笑说:“哎呦,老爷是个讲究人,我这就去泡茶。”
小二说着就出去了,严无晦也跟着出去了。
严无晦站在二楼走廊处,看着楼下的人吃吃喝喝,不一会儿小二端着茶上来了。走到严无晦旁边低声说:“来了。”然後就进雅间倒茶去了。
严无晦看到有几个人走进来了,一看穿着就是不缺钱的人。
总共五个人,看来就是就是他们了。
五人中有个人似乎是第一次来,一进门东张西望,抱着膀子一脸不屑,左腰上还挂着刀。
虽说穿着汉人的衣服,但看他的长相和走路的姿势绝不是中原汉人,而且那把刀似乎不像是汉人所用的刀,还是长刀状。因为严无晦在楼上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只能猜测。
一楼的食客纷纷擡头看他,对于他的嚣张姿态,有人低声议论着,有人一眼看出他的身份,一脸鄙夷。
给李颂之等人倒完茶,小二下楼去,迎面走到这几人跟前嬉笑着说:“褚老爷,好几天不见你们来了。”
一个年龄最大的,长满胡子的人笑着说:“最近忙生意。”
“褚老爷这是又去发财了吧,今天还是老地方?”
“老地方。”说着褚老爷就带着那几人往楼上去了。
严无晦看着他们走向二楼东侧一间雅间,回到房间说:“那几个人果然来了。”
魏荣问:“在哪儿?”
严无晦说:“就在二楼东面那间房。”
“几个人?”
“今天是五个。”
魏荣起身走出去看了看东面,回来後说:“下一步该怎麽办?”
李颂之低声说:“先等等。”
魏荣和严无晦一起站在门口装作聊天,眼睛却时不时盯着那间房。
小二上楼倒茶,看到严无晦和魏荣站在门口,就向他们递了个眼色,示意那几个人就是假倭寇和真倭寇。
此时另一个小二将常驻酒楼的一对夫妻叫了过来。
那对夫妻走到一楼前方的正中央坐下,那个地方是专门给卖艺的和说书的留的地方。
两人坐好後,男的拿起笛子,女的抱好琵琶,两人就开始演奏。
轻轻柔柔的小调如同午後的溪水缓缓流过,夫妻二人表情平静。
此时只有一名斯斯文文的老先生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细细听着小曲,看样子很享受。
一楼的食客们大快朵颐,似乎根本没有仔细听,只顾着舌尖的享受。
一曲完毕,夫妻二人准备暂时休息一下。准备弹奏下一首小曲儿。
等到夫妻二人休息的那一小会儿,老先生将小二叫了过来,说:“拿碟点心给他们,账就记在我头上。”
小二点头哈腰:“好的老爷。”
转过身小二取来一碟点心送过去,说:“这是一位老爷赏的。”说着用手指了一下老先生。
夫妻二人忙站起来向老先生鞠了一躬。
两个小二一起往二楼东面房间送酒送菜。
偶尔听见里面有大笑声,还夹杂着奇怪的语言,魏荣和严无晦猜测这大概就是倭寇的语言。
两人看着东边那个房间,商量着要不要过去听门缝儿,但这是酒楼,人太多太杂,也太容易露馅了。
此时楼下悠悠扬扬的,又响起了笛声和琵琶声。
老先生依然是一边吃菜喝酒,一边听着小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