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见
四十馀年後。
某官员院子里一片慌乱。
衣着赤褐色的缇骑们一边往院子里擡箱子,一边把男男女女赶到一旁。
穿着体面的主子们站在一起,脸色惨白,神情惊慌狼狈。
下人们则被赶到另一处,低着头不敢吭声。
被两名缇骑押着的一位花白胡子的官老爷从屋内趔趄走出来,一位身穿飞鱼服的年轻人站在院子中间,左手按在绣春刀上,右手拈着羊脂白玉流珠。
看到绣春刀和玉流珠,官老爷知道自己遇上谁了。
这位年轻人在朝廷上有个形容,“一手提刀,一手念经”。
年轻人微微歪着头问道:“这麽多赈灾帑银你都能吃得下?你也不怕撑着!”
那老爷立刻一脸惶恐:“我……我”
年轻人轻声下令:“押下去。”
锦衣卫百户魏荣丶王总旗领命带人将这一家子全都押了起来。
官老爷和家眷们被关进囚车,由官兵一路押送着进了京城。
案子结了,也该喘口气了。不过覃温川却告诉年轻人:“麟臯,前些日子武举会试,一个叫王介的落榜生把北会同馆烧了,皇上要求咱俩抽时间去监督一下五城兵马司。”
“是要天天去吗?”
“偶尔去一次就行,剩下的时间让千户丶百户丶总旗丶小旗他们去干。”
李颂之,字麟臯,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佥事,太皇太後侄孙丶安昌侯李柯的长孙,正二品都督佥事李旻的长子
他自小读书习武,是个说话温言细语,做事小心谨慎丶心思细腻的男子。
那一身的气质,体面丶矜贵丶清冷!
往人前一站,清俊疏朗!
十九岁考中秀才,因为成绩优异被选拔进入国子监念书,成了贡生。
二十岁那年,何太後要求皇帝给何家侄子赐官,皇帝封了何太後的侄子何庆达为正五品锦衣卫千户後,转身又任命在国子监读圣贤书的李颂之为正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按旨意长期协助北镇抚司办案。
他和覃温川一起成了皇帝的心腹。
覃温川以长辈的眼光评价他:“麟臯虽然年轻,却十分老练,心中倒有些谋划。”
现如今在北镇抚司办事已经五年了。
今日商量如何安排公事,覃温川说:“麟臯,今天我去北城监督一下,你刚回来,改天再去吧。”
“那就多谢了。”
半个月後。
宋青川带着家人从胶州海域一带几经辗转来到京城。
一家人风尘仆仆,准备从南城门进入京城。
昨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今早上阳光十分明媚,被雨水洗涤过的空气十分清新,还伴着一阵阵凉风吹过。
第一次来京城,所见所闻都很新鲜。箭楼丶瓮城丶主城门,三重城门带来的震撼,让他们“啧啧”称奇。
先在三城门处遇到守卫森严的官兵盘查,一家人小心翼翼的将“路引”递上去。
官兵问:“谁是宋青川?”
宋青川忙说:“我是。”
官兵一边看着“路引”一边用眼睛打量着宋青川,核对着“路引”上的外貌和年龄的描述。
接着官兵又一一点名核对其他人。
最後又简单询问来京城的目的,宋青川一一讲明,因为宋家是千户所的百户,来京是要办公事的,所以官兵核查完了就放行。
走进城门洞,车的轱辘声丶牲口的蹄声丶铃铛声,一起在深邃丶高大的城门洞内回响。
走出城门洞,一眼看见棋盘街的宽阔繁华。整条街上,商铺林立,还有米面市丶猪羊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