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直接裁撤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既然不能直接裁撤,就要想办法给这批人安排后跑。
可是,后路该怎么安排呢?
把他们调任到其他村?这点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一来,现在各个村的村长和村支书现在都干得好好的,你把这个人调过去,原来的人怎么办?那还不得打起来!
二来,村长和村支书向来是村民们自己选出来,尤其是村长。村支书的话,因为是管党政这一块的,所以有些个别情况,也会有上边下派的时候,但却并不多。
因为村长直接管理一个村子,直接跟村民接触,所以最好是选自己村里的人,这样以后跟村民们接触起来的时候,又方便又省事,也很少会闹出什么茅盾冲突。
可是如果把一个外村的人放到村里当村长,那乐子可就大了。村长跟村民们想到之间不了解,村长不知道该怎么开民工作,村民们也不服村长的管理,那这个村子还怎么管?
所以,把这些裁撤下去的村长和村支书记安排到其他村子的事,也不靠谱。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把他们安排在乡政府里。
可是,这样的安排,也有些不太妥当。
从这些被解除职务的村长村支书们的角度来看,人家一个村干部原来当得好好的,一下子把人家的村子吞并了,把人家的职务解除了,把人家的权力收回了,人家心里肯定会憋着一股子火。
所以,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就要在乡政府里给他们安排个有些实权的职位,不然的话,随便安排一个闲职,每个月领那么点工资,那根打入冷宫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裁撤了。
可是,乡政府里有实权的职位就那么好安排吗?那些位置,可是有不少人在盯着呢!往往上一任还没退下去,下一任就已经把路给铺好了。别人想突然插进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何况,就算能硬把他们插进去,可其他那些村长和村支书们会怎么想,怎么看?
原来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村长,虽然他们是乡政府所在村的村长,可能会比自己多得点好处,可是从级别上来说,大家毕竟是一样的。
可是现在呢,这一撤村,他们却得了好处,在乡政府里捞了个实权职位!其他那些村长看到,心里能平衡吗?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牵扯出更多的人,把局势搅得更乱。
因此,“撤村归乡”这件事只能暂时搁浅,等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后再处理。
除了上述的这四个村之外,临川乡的其他五个村都算是比较穷的,整体水平在宁远县的平均水平以下,当然,比张顺去之前的上寨乡还是要好一点的。
因此,临川乡的整体水平,在宁远县来说,算是比较差的乡镇,但却不是最差的。即便现在上寨乡一举超过了其他好几个乡镇,临川乡也不是垫底的那一个。
了解清楚这些情况,大概用了张顺十天的时间。当然,这十天里他也不是天天在喝酒,除了开始的那几天之外,后来这几天请他喝酒的人也就渐渐少了,有时候一天一顿,有时候两天一顿。这期间,张顺还专门抽出时间,回了小河村一趟。
虽然现在回了临川乡,离小河村已经很近了,但张顺依然没有回小河村住,而是选择继续住在乡政府里。原因很简单,他们家的房子已经塌了,村里已经没有他住的地方。
虽然金玲在学校里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以前张顺回小河村的时候,也都是住在那里的。不过,以前张顺回小河村,一般都是在过年的时候,而过年的时候,学校里早已经放了假,他住在里边,也没觉得怎么样。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回了临川乡,以后就要在这里常住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住个三天五天的就走。但现在学校里住的大多都是女老师,除了最开始的金玲和李莹之外,现在县教育又给派来了几个人,不过,大多都是女的,仅有的两个男老师,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再有两年也要退休了。
因此,在学校里住着的,现在主要是那批女老师们。
这么多女老师住在学校里,如果只是那两个男老师,也就罢了,毕竟那两个老家伙,老得牙都快掉光了,就算有心干点什么,也没那个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