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by哈卡色 > 第九十七章 将军(第2页)

第九十七章 将军(第2页)

“都收敛着点!妈的,这里是西北大营,一个个嘻嘻哈哈的,笑上瘾了?少给赵都将丢人!”

前禁军们颇受西北军注目,挨了长官教训,耷眉臊脸地应声,稍後又同时起哄,高嚷道:

“赵将军!赵将军!”

这声“赵将军”打破了诡异死寂的气氛。

沉默甚至咬牙握拳关注台上一边倒的战况的士兵们松了口。

年轻人最不服输,也最慕强。

管他赵欃枪是十八岁还是八岁,是皇帝的人还是赵家人,有勇有谋,亲眼所见,便心服口服。

一声声“赵将军”,从最西边的先锋营传到最东边的精兵营,像呼啸翻涌的海浪。

速度之快,童仇的罐罐茶都没来得及喝完。

他想到刚送来的军功册,苦笑道:“走了个赵斐之,来了个赵欃枪。我也改姓赵,如何?”

虬髯高鼻的军师信以为真,不禁肃然起敬,“童将军,你想清楚啊。你一把年纪了,二十年的军功,没一件比得过咱们的主将耀眼,想认大将(指赵坼)做爹,大将他未必肯收你哩。”

童仇:“……”我谢谢你提醒哦。

*

[赵六已赴马鬃山。]

赵坼发回的八百字军情里与赵彗之有关的只这七个字。

他少年时已随祖父征战塞北,军功无数,时隔两年坐镇中帐,浮动的军心立刻稳定了。

赵坼心知肚明,将士们越信赖他,皇帝越猜疑他……等这次赶跑鞑靼人,他就辞官回乡,给年轻力壮的儿子侄子们留条活路,尤其是给末子彗之留条後路:用半块虎符求一个免死金牌。

济天殿煦暖如春。

傅润盯着短短七个字出了一会儿神,命刀笔太监回复赵坼调两城百姓服役疏通冰河的请求。

陶先捏了把冷汗,款步出列,道:“陛下,臣最近听说一件可笑的事。”

傅润拿起成都府的折子又放下,“哦?是什麽?……你儿子被暗娼缠上了不敢出府的事?”

衆臣窃窃私语,人人自危,唯独新入朝不久的官员噗嗤笑出声。

陶先低下头,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呃丶是,是关于赵欃枪,坊间谣传他是赵大将军与某胡女所生,去年夏天,陛下在长天河遇刺,赵欃枪及时现身护驾——臣等以为疑点重重。”

傅润怒道:“陶先,你明知孤调他守西北,鞑靼这场仗,从秋天打到冬天,越拖越对我军不利,他刚赴任,你们这时候质疑他的身世,是何居心?!他是谁,孤清楚得很。”

你们。俨然意有所指。

是啊,陛下铁了心要杀李相,可李相那边一旦鱼死网破,有把柄在的,一个都逃不掉。

本来他们花三十万两买通了李相的师爷,想通过鼓动李相勾结鞑靼,直接定罪抄了李氏全族。

可惜啊,可惜!

李相李季臣,毕竟是只老狐狸,几次意动,到底不肯通敌,比废太子傅瑛又稍微“高尚”两分。

过年了,再不把祸水引到李相身上,然後三下五除二联手杀了李相……

朝廷格局恐要大变。

知道自己在陛下心中是“李党”的人纷纷跪地认罪,并替陶先开脱,意思是早在圣人破格命赵欃枪为禁军都统领的时候就上过劝谏的折子,可惜李相不在中枢,一直压着没送进宫。

傅润:“李季臣?哼,你们是替他父子鸣不平了罢。何必扯赵坼,还编造出什麽胡女。”

陶先心里松了一口气,讪讪地说:“臣丶臣不敢。至于李相……李相确实怀疑赵欃枪的身份。”

此话半真半假。

摆明是给皇帝上眼药,抱着“投诚”然後顺势倒戈丶再快刀斩乱麻把李家抄了的念头。

那些据说只有李季臣知道藏在何地的“把柄”总归在李家産业名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