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此生相遇 > 第六章 传旨赐婚(第2页)

第六章 传旨赐婚(第2页)

李柯接着说:“以後李家有了事或者李家这些亲戚出了什麽事连累不到颂之,一个小门小户离京城又远,牵扯不了朝廷命官的事,颂之在北镇抚司可以安心的给皇上办事。你们要是反对,那就是抗旨。”

李柯越老越像他的父亲李国丈,看得透摸得透。

话已经说到这儿了,李旻夫妻再听不懂那真是无可救药了,夫妻俩明白老爷子的意思,也明白皇帝的心思了。

对于这门婚事他们必须接受,反对就是抗旨。

很快,锦衣卫经历司的人先去兵部查看宋青川前些天上呈的一切文书材料,後来又到客栈找上宋家人。

“我们是锦衣卫经历司的,有事要核查,你们不许撒谎和隐瞒,我们问什麽你们都要老老实实回答。”

宋家人相当震惊,宋青川小心的问:“敢问是兵部让你们来的?”

经历司的人轻蔑地说:“兵部?兵部的事我们不管。”

“那请问是要问什麽?”

经历司的人态度生硬地说:“圣上隆恩,欲为锦衣亲军赐婚,府上千金有淑媛之姿,实乃家门之幸。惟锦衣亲军婚配事关重大,须先行勘验门楣根基。早备文牍,以全大体,如有疏漏,恐伤天颜。”

几句话说的宋青川夫妻一愣一愣的。

经历司的人可不管他们的情绪,严肃地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问的很细,并且全部记录下来。宋家人紧张地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敢撒谎。

经历司的人一走,宋家实在害怕,这怎麽又是皇上赐婚,又是锦衣亲军的,到底是怎麽回事?

到了第二天,几名太监找到陈礼客栈,询问客栈掌柜的:“这里是不是住着姓宋的一家五口?”

掌柜的见是宫里来的太监,急忙过来回话:“是有这麽一家,在楼上。”

领头的是司礼监太监说:“带我去见见他们。”

掌柜的赶紧在前头带路,到了楼上敲开门,太监们走了进去,领头太监先是环视了一家五口,然後面无表情地说:“宋青川是哪位?”

宋青川赶紧说:“是我。”

司礼监太监对掌柜的说:“闲杂人等先退下。”

掌柜的麻溜的离开。

接着说:“你们都跪下接旨吧。”

一家人很紧张,齐齐跪下。

司礼监太监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尔宋海原任胶州守御千户所百户,抗倭有功。今因疾而殁,寿逾六秩,追赠武略将军,锡之敕命。钦哉。故制。”

而後司礼监太监又接着宣读第二本旨意:“奉天承运皇帝,敕谕,

宋青川世袭百户,仍回原籍任职。务必勤慎奉公,督率军士,操练戍守。其长女宋明鸿秉性端淑,式隆姻好,恩准许配锦衣卫指挥佥事即太皇太後侄孙李颂之为妻。特赐妆奁银五十两丶纻丝八表里。钦哉。故谕。”

接过两份圣旨,宋家面面相觑。

司礼监太监说:“恭喜了,这可是皇上赐婚。”

太监们走後,宋明鸿纳闷儿地问:“谁是太皇太後侄孙?咱们家也不认识啊。”

宋青川疑惑地说:“不会是那天带人来搜查的那个锦衣卫李指挥吧?咱们都见他两回了,我去兵部办事遇到他,那些守卫叫他‘李指挥’,说他是北镇抚司指挥佥事。”

“啊?是他?”弟弟宋明扬一时惊讶。

“原来是他,他竟然还是太皇太後侄孙。”宋明鸿此时也是一时感叹。

张氏恍然大悟,说:“怪不得那天他一来就往明鸿跟前走。”

一家人琢磨这事琢磨半天,自家闺女突然要嫁进皇亲国戚家里了,可自家身份根本匹配不上,这到底是福是祸?

张氏问女儿:“你愿意嫁过去吗?”

宋明鸿撅着嘴:“不愿意。”

宋青川说:“愿不愿意的,现在咱们说了不算,这可是皇上赐婚。”

张氏晚上没睡好,闺女远嫁京城,以後想回娘家都不容易,更何况在京城里没一个亲人帮衬着。最重要的,闺女嫁的是皇亲国戚,进了门人家瞧不起怎麽办?

宋明鸿更没睡好。

“与他只见过两次面,人家又是皇亲国戚家族,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人家要娶什麽样的千金小姐还娶不到,怎麽就看上我了呢”?

“怎麽突然就要留在这儿嫁人了呢?还是皇帝赐婚。”

她想起两次见到李颂之的时候,第一次相见,他不经意那一擡头,那双眼睛热烈而深情地望着她,第二次他走过来看她写的诗,满是欣赏地笑容。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男子”?

不过自从皇帝赐婚後,李颂之的睡眠倒是难得的好。

那陈礼客栈掌柜的,可是鞍前马後地照应着这一家,又赠菜又赠酒,腆着脸讨好。

至于李府,一面充斥着失望的叹气声,一面又时不时飘来讥讽的闲话。

这本该是喜事。

李旻在家说:“皇上已经下旨赐婚了,一切已成定局了。”

温夫人终究还是不放心,毕竟一个沿海千户所百户的女儿怎麽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于是派了刘嬷嬷和一个丫头一起去正阳门外的陈礼客栈,想要看看这位宋家姑娘到底长什麽样,能让自己的儿子这麽上心,非她不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