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新婚遭挤兑受丈夫袒护回忆祖父抗倭事迹
李颂之本来可以娶二三品官员的女儿,结果现在娶了沿海千户所一个百户的孙女,预料之中的成了朝廷上下的笑话。不仅如此,自家亲戚也没嘴下留情。弟妹安春娥的父亲安世正到处跟他结交的那些乡绅士族说:“看来李颂之就要失去皇上重用了,要不然皇上也不能指婚让李颂之娶一个沿海千户所百户的女儿。”
不过对此事持有正面看法的也有好几位,尤其是几位锦衣卫同僚,其中就有何庆达。因为都是国戚,何庆达和李颂之从小就认识,别看何庆达有点纨绔,但心眼还算不坏。在何太後母亲家人对李颂之这门婚事上背地里议论的时候,何庆达竟然出奇的清醒,他提醒家人:“千万不要乱说话,千万不要揣测皇上的心思。皇上能让一个百户的孙女嫁给李颂之肯定有原因,依照皇上对他的信任,这事儿说不定对他有好处,要不然皇上是绝对不能同意的。”
而对于宋明鸿来说,巨大的身份差别即使有了先帝的御赐之物,那也不能改变在她婆家的尴尬地位。
婚礼上,宋青川曾红着眼对女婿说:“颂之,我们家在京城没一个亲戚,我们走了就留她自己在这儿,以後还得靠你护着她。”
李颂之动容地说:“放心吧,我不护着她谁还能护着她,以後我就是她的依靠。”
可即使李颂之对宋明鸿百般恩爱,也防不住周围人的轻视。
新婚第二天,李颂之宋明鸿一大早起来梳洗打扮一番就来吃早饭。
进了门,李颂之笑吟吟地拉着宋明鸿的手说:“过来坐这儿。”
站在衆人面前,宋明鸿像个下凡的仙人一般光彩照人。
因为是大哥大嫂的新婚日子,李友珍丶安春娥夫妻俩也被叫过来一起吃饭。
李家二儿媳安春娥一直将李颂之和宋明鸿视为嚼舌根的笑话。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动不动就拿出来说事:“你大哥是李家长子,又考中了秀才又当了锦衣卫,最後挑来挑去就娶了个百户的女儿。”
如今见到大嫂,安春娥既瞧不起大嫂出身又嫉妒大嫂身段窈窕丶明媚照人,当着公婆和小姑子的面,随口阴阳一句:“哥哥嫂子起这麽早也不多睡会儿。”
宋明鸿在衆人面前十分尴尬,看了李颂之一眼,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弟妹的话,当时只能沉默不语。
李颂之看出妻子的窘迫,他当时就面露不悦,讥讽说:“这些饭菜够你吃的吗?不够就再加点,小娟,再添些饭,这点米饭不够少夫人吃啊。”
安春娥身材有些胖,李颂之暗讽她能吃。
李颂之轻轻拉了一下宋明鸿的手,她看了他一眼,勉强笑了一下。
安春娥刚想说:“我……”
温夫人瞥了她一眼,打断他们的话:“行了,都吃饭吧。”
安春娥也只能闭上嘴。
新媳妇刚进门自然会受到公婆关照,饭桌上,李旻和温夫人身为长辈叮嘱宋明鸿多吃点,李颂之也给她夹菜。
哥嫂新婚才几天,安春娥总想着找机会让大嫂下不来台。
新婚第三天,安春娥一大早让下人端来熬好的燕窝,温夫人责备说:“一大早吃什麽燕窝啊。”
安春娥说:“我们友珍一大早就得去办事,早上更应该补一补。”
说完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大嫂,你尝尝这味道怎麽样?你以前吃的比这好吧?”
宋明鸿尴尬的看了一眼李颂之,不知怎麽说才好,只能老实说:“我以前没吃过。”
李颂之坐在旁边听出了点意思,明白人家是在羞辱自己的妻子,他替妻子圆场说:“沿海地区别的没有,你吃过的海参鲍鱼在他们那儿都不是稀罕物,他们有的咱们没有。”
李旻皱着眉不高兴地说:“赶紧吃完了都去忙自己的。”
李友珍丶安春娥夫妻俩看到李旻白了他们一眼,赶紧低头吃饭。
李颂之冷着脸吃起来,宋明鸿刚嫁进来,坐在旁边大气不敢喘。
温夫人此时看到两家儿子儿媳暗地里有了口角,叹了口气。
小女儿李娟丽只顾吃饭,丝毫不知道俩哥哥嫂嫂在饭桌上有了冲突。
第四天吃完晚饭,李旻去了父亲李柯房里。
几个儿女来到李旻温夫人的住处,温夫人对着二儿子夫妻俩说:“你们俩要是没什麽事就陪着哥哥嫂子聊会儿。”
李颂之说:“友珍过来喝茶。”
李娟丽走过来坐在大哥大嫂旁边问道:“嫂子,你跟我哥怎麽认识的呀?”
一句话把宋明鸿和李颂之问笑了,李颂之说:“你想知道?”
“当然了。”
正在这时安春娥走过来坐下问:“嫂子,你家在京城的亲戚也不来看看你。”
安春娥也是远嫁进京的,京城里也没亲戚,她这话就是单纯的想嘲笑宋明鸿娘家没出过大官,族亲没有实力背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