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风波我在这里,也是在打仗。
赵康的态度一软和,其他事都跟着好办了很多。交战的号角吹响时,他又在烽火里寻到了当初的意气凌云。
而他们这位看着更像书生的主帅,依旧未曾亲临,至多遥遥在战线之後,安静地望着硝烟滚滚。于是尽管赵康已经没有半句埋怨,但又一次流言四起。
温朝仿佛听不到,依旧每日对着战报舆图和得胜归来的将领熬到深夜。那帐子的灯总是最後一个灭,巡查的兵士路过大多发出些夹着不屑的嗤声。
蒋川华有一次问他,要不要亲自领兵。温朝愣了很久,随後摇摇头,道随他们去说。但蒋川华看得分明,他并不是真的全不在意。
後来他同庄婉说起这件事,庄婉看了他好久好久,她说,为了他人几句闲言去争一时意气,将自己搭进去吗?那只会落得亲者痛仇者快了,这点道理你想不明白?若真到了非去不可的地步,舍生取义也应当,可如今且还没到那份上。
有一天夜里,庄婉不知怎的又想起这些,问他,若换作是你,是不是会去争这口气?不管我了?
蒋川华觉得她气性来得莫名,但还是耐心哄,说不会,他也会很惜命。
庄婉点点头道,那便是了,所以你别在怀着这种惋惜不平的心绪同他说话,会让人难受。
但他们听到时依旧会难过。
温怡向他们辞行那天是个好天气,她捧着盒子收下每个人送给女儿的小玩意儿,又嘱咐了他们要保重,而後踏上了归程。
仗打了很久,虽常常得胜,但并没有太多进展,在新旧更叠时沦于敌手的故城仍不见头绪。军中伤病不断,温朝贴了一次又一次银两,但未曾落什麽口舌之善,多得一两句装模作样丶谁稀罕之类的话便罢了。
但收下银钱时却未见他们真有这样的骨气。
其中有个看着很稚嫩的少年,眉眼里倔得叫人生气,用纸笔记下每一笔银钱,道总有一日会还给他。空青私下查了,十五岁的年纪,看着倒像十一二。
温朝似乎挺喜欢他,蒋川华和赵康都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将这个少年叫来自己跟前教导一二。
但人家不服气,一味叫嚷道:“书里说与子同袍,你却不是……”
後来他说什麽温朝没听清,他只是等少年叫完了,笑道:“书读得还不错。”
少年哼了声,作势要溜,被人拎小鸡的似的提溜回来了。他面上一红:“……你不是病着吗?”
“病着打你也足够。”温朝道,“去拿刀,打得过就放你走。”
数次惨败之後是连日惨败,鼻青脸肿的少年耷拉着脑袋坐在他身边:“你这麽厉害,为什麽不去打仗?”
温朝笑笑:“我在这里,也是在打仗。”
少年似乎不是很明白,他提起自己的刀走开,说明日再来。
空青在温朝身後看着远远离去的身影:“是个好苗子。”
“性子差了些。”温朝道,“还顺利吗?”
“顺利,若不出岔子,今年我们就能回家去了,能赶上过年。”空青道,“早些回去,也叫姑娘安心。”
“止行他们这次回来,我提前写一封折子去报功。”温朝稍顿,“你将近来他与赵将军的战功都细细列了,过几日拿给我。”
“是。”空青犹豫道,“但属下觉得……陛下不会任由您推脱的。姑娘得了战功,写回去的折子却全是谦词,陛下正苦于如何封赏。我知道您和姑娘是不想两边都有大功,陛下虽然如今向着咱们,日後却难说。但惠州这样,要稳下来必得大胜才行,届时您再怎麽推脱,陛下都是要赏的。”
人人道他主子不亲自去打仗是因身体不好,诚然这是个缘由,但空青知道,另有一半是为了避嫌,免得给家里的小孩儿和谢侯爷惹什麽是非。
“我知道。”温朝道,“你先去吧。”
这天夜里并不安定。
有人深夜出城,巡查的守卫却没有报。
还是近日总来同温朝的打架的少年急匆匆冲进来:“那姓郑的领了人出城!他平时就总说我们畏战,日日嚷着要立功!”
“姓郑的?谁?郑铎吗?”温朝道,“你别着急,话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