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昭便要启程返回青州。”陈昭端过热水,放在面前桌案上。
陈纪微微侧身,目光投向窗外,神色如常:“使君是青州牧,自然要回青州。”
“昭出自颍川,颍川便是昭之老家。汝南对袁绍如何支持,颍川便应当对昭如何支持。”陈昭懒得和这只老狐狸打机锋,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陈纪皱眉:“袁家四世三公”
袁家百年积累,岂是一个小小州牧能比及。州牧这个官职看似很大,可放在天下间,还是不够看。
陈纪已经猜到了陈昭在离开颍川之前必定会和自己促膝长谈,谈一些成年人之间的话题比如纯粹的利益交换。
可陈昭一开口还是出乎了陈纪意料。
“那是袁家。”陈昭打断陈纪,用一种极其冷静的语气开口,“我姓陈,出自颍川陈氏。”
陈昭指指自己:“颍川陈氏。”
又指指陈纪:“颍川陈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诛九族能牵连到的关系。
陈纪捋了把胡须,忧愁道:“老夫明白了。”
风险和利益福祸相依,颍川陈氏家便是因为他父亲在党锢之祸中押上性命对抗宦官自愿入狱,陈氏名声才能扶摇直上,从寒门一跃而成士族。
如今也该轮到他为颍川陈氏做选择了。
那也得他有选择才行啊!难道他拒绝陈昭就会跳出来向天下人解释她其实不是出自颍川陈氏吗?
陈纪面无表情。
这家伙不可能这么善解人意,这几日陈昭在街上买个胡饼都要让小贩到陈府结账。哪天她真做出了什么恶事,也绝对会赖到颍川陈氏头上。
“伯父深明大义。”陈昭微微一笑,“咱们陈家人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清楚吗。”
别看陈群现在傻傻的,可提出“九品中正制”这个缺德选官制度的人能是什么蠢人呢。
陈氏没有荀彧荀攸那样的芝兰玉树,却能生生靠着谋划把一手普通的牌打成门阀的顶尖好牌。几十年乱世,魏蜀吴都是输家,门阀士族才是唯一的赢家。
陈氏对汉室并无忠诚可言,利益当前,该出手时绝不含糊。
这正是陈昭最欣赏颍川陈氏之处他们懂得审时度势,明白利害关系。若陈氏像荀彧那般,宁死也要做汉室忠臣,反倒会让陈昭头疼不已。
为了陈昭这位前途无量的陈氏女,陈氏会愿意与其他士族周旋,甚至不惜暗中使绊。
让同僚吃点苦头,利益则由陈氏独享。
士族内部若不先斗个你死我活,她这个外部势力又如何能趁机插手呢?
自然,有利有弊,她想用陈氏做刀,有好处也有坏处,用好了这把刀能帮她聚拢士族,削弱袁绍等依靠士族起家的势力,也能帮她削弱其他士族;用不好,就是再走一遍曹丕老路,为了顺利登基和士族利益交换。
她喜欢操纵双刃剑,张让和何太后都很好用,再往前,黄巾军也很好用。
昏黄烛火下,陈昭眼眸中有锋芒闪烁,桀骜不驯。
陈昭坐在案后,等着陈纪给她一句承诺。
刘备被任命为高唐县丞又升任县令
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三国志。先主传》
刘关张身份立场太明显,吃不进嘴里,但是用过也算拥有过。有些人因为天然身份对立立场不同什么的,阿昭没办法彻底搞到,不过大部分都可以拥有体验卡短暂合作或者短暂在阿昭手下一段时间,然后再变成敌人
第51章张飞哪能是我的对手?
陈昭等了一会,片刻后笑了笑。
“昭并非一定只能选颍川陈氏。昭的母亲可以姓荀,也可以姓钟,若是不足让天下人信服,昭过几年年纪到了,联姻亦可。”
陈昭没有强调颍川陈氏选择坚定支持她的好处,只是告诉陈纪:我还有很多选择。
一个家族的命运只要抓住一个时机就能完全改变。
陈纪想起父亲陈寔陈太丘。陈氏能从寒门一跃成为颍川郡数一数二的士族,皆因父亲在党锢之祸中宁死不屈、泰然处之,还在禁锢期间潜心著书立说,声名远扬。
父亲确实凭借高尚品德成为贤达之士,将颍川陈氏从寒门展为士族。但陈纪扪心自问,也明白,若没有党锢之祸,父亲的名声或许不会在士人中如此显赫。
陈纪听父亲讲过,经历党锢之祸前,父亲因为人正直,拒绝与郡中官员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打压。党锢之祸后,父亲依旧宽厚耿直,却没人再因此排挤他。那些曾因父亲“不知变通”排挤他的人,如今又因同样的原因称赞他品德高尚。
父亲一直是金子,可炼金的火却不是时时都能有。
陈纪等了数十年,儿子都已经成人了,却始终没有等到来炼他的这一把火。真金不怕火炼,不经过火练,安能知道他是不是真金呢?
从草庐外吹进来的穿堂风掀起了他鬓角的白,陈纪今岁已经五十八岁了,再也没有第二个五十年去等那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下一次机会了。
“老夫明白了。”陈纪跪坐在桌案后,许下了诺言,“某随时等待使君之书。”
“若是老夫去世,陈氏亦还有舍弟、犬子,长文虽驽钝,却比老夫敢行事,磨砺之后亦可担当起陈氏。”
考虑到自己年纪不轻,寿数也未必比得上高寿的父亲,为取信陈昭,陈纪许下了诺言,搭上了弟弟和儿子。
草庐中气氛骤然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