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呼风唤雨三国笔趣阁 > 第220章(第1页)

第220章(第1页)

他早料到了今日。陈昭出征前,刘协就对刘表刘璋那两个汉室宗亲没有任何期望。

董卓的刀架过他脖子,曹操的诏书逼他盖过印,那些汉室宗亲,哪一个不是在他最狼狈时袖手旁观?经历过这一连串的事之后,就是那些汉室宗亲把”光复大汉“吹得再花团锦簇,刘协也很难对那些眼睁睁看着他受罪,而选择袖手旁观的汉室宗亲生出什么感情。

刘协设想过很多次臣子逼自己退位的场景——臣子的脸换了一张又一张,董卓、曹操、陈昭。到最后,刘协现,还是陈昭的脸更容易让他接受。起码陈昭看着不那么凶神恶煞。

想到这,刘协忽然笑了。

起码他见过宫门外的地方,在街上买过胡饼,蹲在溪水里抓过鱼虾,在医学院认识了几个不知道他是皇帝的友人,一起在酒肆里喝过酒,还给一些人治过病。

这么一想,死也不是很可怕了。

到了九泉之下,他不要去找大汉历代列祖列宗,他要去找卢公……

刘协知道陈昭一定会来找他。

翌日一早,刘协就等到了陈昭。

在刘协的想象中,陈昭应当是如那日在大殿上一样,带着几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和身披甲胄的甲士,嚣张一脚踹开他的府门,一刀送他去见他列祖列宗。

可今日出现在刘协面前的陈昭,却只穿一身素色长袍,鬓半绾,一支玉簪斜插,比平日常服还要素净三分。

“如何?”陈昭抬起衣袖笑盈盈道,“怕你害怕,我还特意借了根素净玉簪。”

这可是她从蔡琰那学来的行头,亲和力拉满,连玉簪也是顺手从蔡琰那摸来的。

刘协不知自己该哭该笑。陈昭一直这么“怪”,从让他随意出府,还让他去学医的时候,刘协就知道陈昭很奇怪了。

“抖什么呢。”陈昭安慰刘协。

刘协这么害怕,让陈昭觉得自己仿佛被董卓附体了一样凶恶。

“我只是借你皇位一用,又不是借你人头一用。”陈昭拿出了和善的语气。

于是刘协抖得更厉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陈昭:借你皇位一用

刘协耳中:杀了,全都杀了!

第218章

陈昭看着刘协不住打哆嗦的模样,心想自己果然还是没什么亲和力。

她懒得绕弯子,干脆直截了当道:“大汉亡了,皇帝你当不了了。”

刘协早有准备,可这话从陈昭口中说出来,仍像一把钝刀生生剜进心口。他指尖颤,喉头滚动——他丢了列祖列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他是亡国之君。

随之涌上喉头的还有一股酸涩,他能有什么办法?他登基时才十岁,这些年,他的权力甚至比不上一个县令。他没横征暴敛,没昏庸无道,什么都没做,大汉就亡了。

“我不会杀你。”陈昭慵懒摆摆手,“我不至于对一个万事做不得主的人动刀。”

若是汉灵帝站在她面前,陈昭还愿意骂他几句,可刘协——一个连皇位都是因为董卓毒死了汉少帝,才能当上皇帝,而且继位之时才十岁的少年。

她不喜欢恃强凌弱,除非万不得已。

刘协骤然抬头,脸上写满不可思议。死里逃生的喜悦如潮水般漫上来,瞬间压过了江山易主的悲凉。

他没尝过一天大权在握的滋味,却承受了半生刀悬颈侧的恐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非但不会杀你,还要封你为王。”陈昭的下一句话却又让刘协摸不着头脑。

封王?哪有这种道理,这不会是先给个甜枣再打他一巴掌吧?刘协本就不擅长政治的脑子晕乎乎的。

“封你为汉王,带着大汉的宗庙,和你那个皇叔刘玄德一起去倭国,日后那就是你们的封地。”陈昭道。

倭国?刘协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蹦出两个字——喂鱼!这个词对他而言毫不陌生,这一年来被全家送上船寻仙山的朝廷公卿数不胜数。

刘协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朝中那些还剩下的大臣都说,名为寻仙山,实则是陈昭把那些人送出海喂鱼,杀人不见血。

他脸色唰地白了,结结巴巴道:“我、我能不去吗?我可以隐姓埋名,就当个普通大夫……别、别送我喂鱼啊……”

悲从中来,他一时竟分不清,是自己被扔去海外喂鱼更惨,还是皇兄被董卓一杯毒酒鸩杀更惨。

陈昭微微一笑:“倭国曾有使臣到访大汉,海船既已通行,不出半年,你们便可抵达。”

这是她早有的打算。刘关张三人,杀了可惜,放了又恐生事端,不如与刘协这位汉家天子一同打包送去,为大汉开拓疆土。

倭国,自古以来便是大汉疆域。

为此,陈昭特意命人在凉州、荆州、益州剿匪,还嘱咐将领尽量活捉,就为给此行凑足人手。刘关张带着部分忠心旧部,足以驯服这数千山匪,远渡倭国,替大汉开疆辟土。

日后若还有人怀念大汉,她也不介意将他们一并送去,继续为大汉“鞠躬尽瘁”。

刘协期期艾艾问:“万一船翻了怎么办?”

陈昭耐心道:“关羽在船上,船定不会翻。”

几千年出海,要么拜妈祖,要么拜关公,哪能翻船。

刘协努力回忆,隐约记起当年刘备引荐时见过的红脸大汉。可关羽……靠谱吗?他小心翼翼问:“敢问关羽可精通水性?擅驶楼船?”

陈昭思索片刻,不太确定道:“应当通晓水性。无碍,现在不会,明年开春前也能教会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