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救赎对象出错后讲的什么 > 第127章(第2页)

第127章(第2页)

段行川随即也回了信,谢元提当年在四皇子那儿埋的隐雷奏效,蒙人内部生了矛盾,段行川趁机将蒙人大军赶出了大宁边境,等局势稳定,随时有余力可以暗中南下。

因此在有下一步动作之前,俩人都不需要在做什么。

谢元提在岛上待得无聊,白日里就指点指点盛迟忌下棋写字,教他弹弹琴,傍晚俩人便并肩在沙滩上溜达溜达,看看夕阳。

难得什么都不必想,日子悠闲,有时盛迟忌扭头看看身旁容色沉静的谢元提,有那么几瞬,甚至都不想管京城那一大堆烂摊子了,能和谢元提隐居在这里似乎也不错。

不过该管的还是得管。

“盛平赐当下最紧要的,应该就是收归兵权,顺便找回玉玺。”

谢元提看完盛迟忌心腹传来的信,托腮道:“还好留了一手。”

在来福州之前,谢元提因着心里那一丝隐隐的不安,担心京城生变,便将玉玺带了出来。

但路途遥远,福州又正战乱,带过来也不妥,左右一思忖,便让云生和海楼回了应天府,在南下途中,将玉玺交给了俩人保管。

这世上,谢元提最信任的人除了祖父、盛迟忌和冯灼言外,便是云生和海楼了。

盛平赐能传令召回大军,想必也是相信他们二人已死,这种时候,最易卸下防备,盛栖洲和刑部尚书也能顺利将人救出来。

盛迟忌坐在谢元提背后,趴在他肩上跟上看完了密信,唔嗯了声:“我叫人通知一下盛栖洲和段行川,该行动了。”

大军班师回朝之时,谢元提和盛迟忌在军中的心腹安排下,悄无声息地汇入。

回到京城,已是六月。

大军抵京的当日,一只信鸽扑腾到军中,谢元提打开信,心里一直隐隐悬着的巨石落了地。

上面是他无比熟悉,祖父的字。

从前谢元提向盛栖洲证明已经救出静王世子,便是让静王世子亲笔写一封信,现在盛栖洲又用同样的法子履了约。

盛栖洲考虑周到,不仅将谢家的人接了出去,还顺便把冯灼言的父亲和靖国公也接出了京,避免他们成为掣肘。

桎梏已去,接下来就不用考虑太多了。

因为先前建德帝的私心,东南拨去的援兵不多,但加上段行川命人暗中带着南下的一支兵力,落到盛迟忌手中指挥,已然足够。

在大军距离京城还有三十里地时,盛迟忌带着云生和海楼赶来送到的玉玺、虎符与太子印,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面容冷肃:“如今京中有叛党余孽作乱,祸乱朝纲,诸君可愿随孤杀入京城,拨乱反正,诛除逆党?”

与京中陌生的废王相比,所有人都要更熟悉这位与他们同吃同住、共同进退了半载的太子,相处半年,众人无不心悦诚服,本以为太子已坠海身亡,不料在此刻又见到了盛迟忌,简直宛如神迹!

何况盛迟忌才是正统,手中还有玉玺和虎符。

众军伫立,挥动手中兵器齐齐大喊:“拨乱反正,诛除逆党!”

今日本应是要迎大军归朝的,盛平赐看着时辰,刚想亲自出城相迎功臣,顺势接取虎符,手底下人忽然脸色慌乱地过来禀报:“王爷,不好!关押在刑部大牢里的谢家人在三刻钟之前都不见了!”

盛平赐眼皮陡然一跳。

他谋算全局,心思机敏,瞬间察觉不对,语气难得变得又急又快:“传令下去,所有城门关闭!派人去冯府与靖国公府……”

后半句还没说完,又有人跑了过来,带来更坏的消息:“王爷!冯侍郎和靖国公不见了!”

盛平赐深吸了口气,温文尔雅笑道:“你们还能给本王带来什么坏消息?”

话音落下,这回是他手下负责驻守城门的禁军统领冲进了养心殿,脸色惊慌:“王爷!大事不好了!有一支大军正在急速逼近京城!”

盛平赐心思急转,思考着应对之策,看他一眼:“慌什么,将各处城门紧闭,他们一时半刻攻不进城。”

禁军统领一脸如丧考妣,犹豫了下,还是深深埋下了头:“还有一件事,锦衣卫指挥室程非,不知被谁放出了大牢……方才他领着人,杀了广渠门的守军,打开了城门……”

盛平赐:“……”

他扶着身边的栏杆镇定了一瞬,果断道:“即刻派人护送本王出城。”

禁军统领偷偷看他,不敢说话。

盛平赐意识到什么,闭了闭眼:“……还有什么坏消息,一并说了吧。”

“回王爷,不知是哪来的一支军队,”禁军统领舔了下干燥的嘴唇,嗫嚅道,“就在一刻钟前,将京城七大城门全部堵住了。”

按理说,东南大军若是分散开来守城门,就没那么多兵力了啊?

但盛迟忌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很没道理。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守住城门。

而是他们被围困在京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元元和小狗表示:拳头才是硬道理[猫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