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一丝不挂&爱的捆绑
关于韩盛的事情,崇馥一直都知道不少。年少时,他在学校是风云人物,家境殷实,靠着他的妈妈多年以来在外打拼,他们家在宁城有一些自己的産业,甚至连他住在市区旁的某一个别墅小区里,她都知道。 从别班同学传言下,从学校贴吧的帖子里,从他的朋友圈碎片里,从他自己的口中。毕业後,他去了外地学纹身,偶然做起了自媒体,成了几万粉的帅哥博主,签约了一个,在疫情那年又解约,回了宁城做起纹身。 这麽多年,她一直被动或主动的了解他很多。成人世界的剧本很俗套,谁还不是一样的起起落落,人海浮沉。 单方面了解一个人诸多信息,是一件很有安全感的事情。 直到她今天才发现,韩盛对她的了解,可能并不逊色于她对他的,否则他怎麽会知道自己写剧本的事情,这说不通。他们虽有共同好友,但都只是些断了联系的旧同学,并不了解彼此之间的近况。 除非。。他看见几个月前的那条热搜了?因此才不罢休的缠着自己,想再体验一下陡然升级为某个知名男明星前女友的崇馥。一切都说得通了,她几乎快忘了几个月前的那场风暴。 那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她已抛在了脑後。 可她真的放下了吗? 还是说她只是凭借着,这段时间和黎衍的相处,转移了注意力,因而成功的刻意回避了对胡定洧的一切关注。「一丝不挂」只是失恋者一厢情愿的错觉。分手後,她自以为过渡的很顺利,已然忘记了胡定洧这个人,可一个深刻在记忆里,与你的人生同步成长着的人,你要如何在霎时间,全部忘记那些。 因此,失恋者需经历痛哭,和朋友诉苦,扔掉他送过的礼物,删除两个人的合照,喝几场痛痛快快的酒後倒头大睡。。。。。。如此几番折腾後,失恋的痛苦会被疲倦和情绪的释放而泄掉一些,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你不再窥探他的动态,等待你看见日落时下意识想分享的人不再是他…
关于韩盛的事情,崇馥一直都知道不少。年少时,他在学校是风云人物,家境殷实,靠着他的妈妈多年以来在外打拼,他们家在宁城有一些自己的産业,甚至连他住在市区旁的某一个别墅小区里,她都知道。 从别班同学传言下,从学校贴吧的帖子里,从他的朋友圈碎片里,从他自己的口中。毕业後,他去了外地学纹身,偶然做起了自媒体,成了几万粉的帅哥博主,签约了一个,在疫情那年又解约,回了宁城做起纹身。 这麽多年,她一直被动或主动的了解他很多。成人世界的剧本很俗套,谁还不是一样的起起落落,人海浮沉。 单方面了解一个人诸多信息,是一件很有安全感的事情。 直到她今天才发现,韩盛对她的了解,可能并不逊色于她对他的,否则他怎麽会知道自己写剧本的事情,这说不通。他们虽有共同好友,但都只是些断了联系的旧同学,并不了解彼此之间的近况。 除非。。他看见几个月前的那条热搜了?因此才不罢休的缠着自己,想再体验一下陡然升级为某个知名男明星前女友的崇馥。一切都说得通了,她几乎快忘了几个月前的那场风暴。 那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她已抛在了脑後。 可她真的放下了吗? 还是说她只是凭借着,这段时间和黎衍的相处,转移了注意力,因而成功的刻意回避了对胡定洧的一切关注。「一丝不挂」只是失恋者一厢情愿的错觉。分手後,她自以为过渡的很顺利,已然忘记了胡定洧这个人,可一个深刻在记忆里,与你的人生同步成长着的人,你要如何在霎时间,全部忘记那些。 因此,失恋者需经历痛哭,和朋友诉苦,扔掉他送过的礼物,删除两个人的合照,喝几场痛痛快快的酒後倒头大睡。。。。。。如此几番折腾後,失恋的痛苦会被疲倦和情绪的释放而泄掉一些,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你不再窥探他的动态,等待你看见日落时下意识想分享的人不再是他,等待你们的灵魂重新回到各自的身体。等待那因他的离开,而産生缺失的那一块区域,重新生长出属于你自己的血肉。 到那时,一丝不挂也仍是谗妄。失恋触发的戒断反应会反复袭来,在失眠时,悲伤时,开心时,再一次缠住你。 「一丝不挂」是一首经典的粤语歌,但这一词语,最先出现是在佛教中,指无牵挂,不为所困,心无挂碍。修行者终其一生修的正是这个,谈何容易?倘若容易,不必再参悟,不必再修行。遑论她一个俗世中人,经年累积下的「贪嗔痴」层层包裹着她,别说只是放下一个人。 就算只是让身为女性的她,豁然转换自己多年以来在社会规训下,後天被塑造出的弱势角色身份。扔掉那些对女性群体自身的刻板印象,澄清掉那些或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厌女思维,一时间,也是难如登天的。 情人分离後,关系就放风筝一般,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是一次拉扯中的博弈。进一点,便回到了束缚的状态,远一些,则时时忧虑会不会断了线。 可并不是那根丝线,抓在了谁的手里,谁就能把控这一切。 风筝能飞多高,取决于风想怎麽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听着陈奕迅duo版的《一丝不挂》,她看着歌词: 当我工作睡觉祷告娱乐,那麽刻意过好每天,。。。这根线其实说到底谁拿捏在手,一直不觉捆绑我的未可扣紧承诺,。。。。难道爱本身可爱在於束缚,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不敢真正拿起,又何谈放下? 十一月的最後一个星期。她进入了写剧本最艰难的时候,为笔下的角色们,选择一个结局。这天开始,她逃避性的开始视奸胡定洧,从他的朋友圈动态,到微博更新的照片,还有小红书上网友们偶遇他拍戏的路透图。 视奸前任会上瘾,明知道这个行为没有意义,却忍不住。 後疫情时代,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灵性与生命体验。与疫情初期不同,人们不再那麽珍惜人与人和自己的连接。他们已经忘记了最初那种浪漫的,像是末日来临,唯恐自己留下遗憾的,不管不顾的去奔向那个人的感觉。只剩下一个“管他呢,我只在乎我的感受。”的念头在驱使着人们前进。 我们迎来了意识上的升维,我们都被世界永远的改变了。 前几天崇馥终于去配了新的眼镜,因为这几个月一直对着电脑写剧本,她的散光度数又涨了。 带着自备的镜框,她去了家附近的眼镜店,店员替她验光试镜後,买单时,突然告诉她,可以再选一个镜框,免费随这个镜片一起,是赠品。崇馥听了觉得,不要白不要,留着也可以当平光镜拍照时用。走到镜框展示柜前,她随意拿起一副窄框银色金丝眼镜,戴了上去,对着镜子看了看,好像还行,但没有表露出来,店员见此立马热情的介绍另一副稍宽一些的银色眼镜。盛情难却,她只好接过,戴上後,她觉得还是选窄一些的那副。毕竟是免费的赠品,不需要去反复比较,怎麽选都没法和她自备的,两千多的YSL黑框相比较。 拿着店员给的发票,她带着那副免费的平光镜回了家。进了家门後,她再次拿起眼镜,准备收起时,却看见镜片上有个裂痕,刚刚在店里竟没发现。 树脂镜片竟然也会裂开,奇怪,她懒得再去店里换一副,反正这也只是没度数的平光镜,不重要,她随手放在玄关处的柜子上。第二天中午,王丽吃饭时问起玄关上的眼镜,“你东西又自己乱放,我本来想给你收好,怕你找不到又怪我,你自己收好了,眼镜能随便乱放吗。”崇馥随口解释道,“那是平光镜,我昨天配眼镜送的,镜片有个裂缝,拿回来才看见,不想要了。” “送的也不能这麽浪费,哪家店,我给你换。” “算了,免费的东西,不值当跑一趟。” “你眼镜什麽时候去取,到时候我带去一起换掉不就行了。” 崇馥只好把这件事交给王丽,大概是退休後王丽很闲,才主动揽下此事。当然还因为她了解自己的女儿,脸皮薄抹不开面来,从小到大都是忍气吞声吃亏的份儿。 就像她年轻时一样,直到生了崇馥以後,丈夫对家里只做撒手掌柜,从不过问家里的琐事,连买菜钱都是各自算好的AA制。第一次听到这个时髦的词,是在结婚洞房夜那晚,新婚丈夫的口中。 只因崇馥的奶奶和爷爷一辈子都是如此过的,丈夫自然耳濡目染。 生活中,AA起来男人从来是不吃亏的那个,即便菜钱平摊,买菜的人也只会是她。崇馥小时候体弱多病,带她去医院打针输液,为此和单位多次请假的也是她。为了给崇馥开学前买一件新衣服,而和店主讲价半个小时僵持不下的,也是她。 她从一个腼腆的小姑娘磋磨成了一个斤斤计较,泼辣难缠的中年大妈。她只希望崇馥可以不像她一样,走一条为了家庭和生计,妥协与牺牲的无私女人。 至少现在,她还可以挡在前面,让崇馥晚一些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与无情。 此次崇馥的回家,她虽然没从崇馥那里获取什麽真正的原因,她能感觉到不只是因为奶奶的事情,一定还有更不好的事情。既然女儿不愿说,她只好装不知道,也许是在外受了什麽挫折,累了才想回了家。那她就像以前那样,照料着她的三餐和生活,给足她安全感,这里永远是她的退路,妈妈是她最坚强的後盾。这些话,她从来都是只做不说。 又等了几天,这天下午宁城刚下了场大雨,崇馥收到了店员的消息,通知她可以去拿了。她叫醒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睡着的王丽,王丽带着镜框出了门,崇馥不忘交待她,如果店员说换不了就算了,不要因为这个和人吵架动气。 崇馥一想到曾经妈妈为了几块钱还有她的事情,在外面大庭广衆下跟人吵到面红耳赤,她就有些紧张。 坐在桌前,打开了电脑,依然不知道怎麽写下去,十几分钟後,王丽打来了电话。看见来电人是「妈妈」,她有些忐忑,不会真的吵架了吧,她只好接起电话,王丽的声音传来,“给你发微信,你又没看见。” 崇馥赶紧问,“怎麽了,是不是不给换,不给换你就回家。”“能换啊,她讲能换,就是那个款式没有了,他拿了一个差不多的,你看看你换不换。” 王丽的话让她松了一口气,没吵架就好。接着王丽说她把镜框拍下来了,让她快选一个,打开微信,果然她发了几张照片过来。面临着王丽的催促,她有些慌乱,不知自己究竟想要哪一个? 王丽带着两幅眼镜回了家。 “对了,你这个配好的新眼镜好重,那个店里的人讲了,大框本来配完就重,你这个镜框材料也不轻巧,板材的。”王丽看着戴上新眼镜的崇馥说。 这幅黑框眼镜是两年前,崇馥偶然在小红书上看见的,她特别喜欢,为此花光了自己大学时投稿公衆号文章後的那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才买下的,却一直没有去换上镜片。这个带着logo的镜框,符合她对日後编剧身份的想象,一种高级的,小资的艺术家生活。 但她如今回过头来,真的开始写自己的剧本时,重新再审视这幅镜框,这幅贵重的眼镜却不再吸引她。它是笨重的,古板的,只适合拍照时戴上装模作样一下的道具。 她现在才意识到,她最喜欢的是那副有着裂痕的赠品。 像是注定般,她最後还是在妈妈的催促下选择了另一副,自己试戴时放下的,那完好无损的第二幅。谁让店员说那一款窄框的没有库存了,她只得放弃。 再喜欢,破裂的镜片也不能要,不然哪天镜片真的裂开来,伤到眼睛怎麽办? 胡定洧于她,就像那副她第一眼就中意,却默不作声的眼镜,拥有後才发现上面那道裂痕,她想换掉,可掉转过头回味後,还是很喜欢。 喜欢也得放,理智让她不得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