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韬略的意思解释 > 第36章 帝王之心 萧相手把手教陛下处理政务(第1页)

第36章 帝王之心 萧相手把手教陛下处理政务(第1页)

第36章帝王之心萧相手把手教陛下处理政务……

永昌二年,十月,皇帝赵从煊亲政,宰相府的政务渐渐转移至宫中,由此,萧伯瑀入宫辅政。

可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知道,政务依旧堆在宰相身上,赵从煊坐在高位看着奏疏,手中抚摸着怀中狸猫的脑袋,馀光却瞥向案下之人。

萧伯瑀梳理好各地的奏折,今年粮食收成不错,且年初朝廷下令减免了各地赋税,对百姓而言,今年总算是能屯有馀粮。

但对朝廷来说,没有充盈的粮草,那便没有足够的把握一举剿灭反叛军。

朝廷的军队在冀州外屯田,眼看要入冬了,没有充足的粮草补给,这仗肯定是打不了。

于是,便有官员请示,是否加征明年赋税。

依萧伯瑀所见,自然是不能加税,他想听陛下是如何决断的。

可一擡眼,便见赵从煊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案前堆着的奏折一动不动。

萧伯瑀无奈地笑了笑,“陛下可是累了?”

赵从煊摇了摇头,似乎是不知如何处理面前的奏折,“北狄这几个月来,转而掳掠西域边境的大苑国金银和战马。”

大苑国的战马高大壮硕,而北狄的战马矫健勇猛,若是两者交合,兴许繁衍出更强大的战马,到时北狄骑兵的威胁更甚。

这是大苑与北狄的恩怨,大晟王朝不好干预,可若任其壮大,必成大患。

萧伯瑀来到案前,思忖片刻後,问道:“陛下以为,应该如何?”

赵从煊的手撑着下颌,似认真地想了想,“与大苑国结盟。”

依长远之计,的确可行此举,但大晟疆土的西北还有一个赵铎的“北晟”。

“北晟”恰好夹在其中,若贸然与大苑结盟,赵铎恐怕先坐不住了。

萧伯瑀拿出一幅疆图,徐徐道:“陛下可派人出使西域各国,绕开北晟,先入疏勒丶乌兹丶大食,最後到大苑……”

话虽如此,但做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能胜任这件事的,朝中之人寥寥无几。

“看样子,萧大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赵从煊擡头看向他。

“鸿胪寺少丞,萧回舟。”

赵从煊欣然点头,便拿起一旁的朱笔写下批阅。

似生了乐趣般,赵从煊又批起下一份奏折,不过多是无关要紧的小事。

待案上一小堆奏折都快批阅完後,殿外传来小酉子的声音:“陛下,王长史来了。”

“宣。”赵从煊头也没擡。

“是。”

很快,王横捧着满满一案的奏疏进入殿内。

王横艰难地将奏疏放下,“陛下,萧大人,这是太常寺和大理寺的奏疏。”

“嗯,知道了。”萧伯瑀吩咐道:“将这些处理过的奏疏下发各署。”

“是。”王横在一旁轻手轻脚地整理奏疏。

萧伯瑀将方才那份关于加征赋税的奏疏呈上,问道:“陛下——”

话音戛然而止。

王横疑惑地转过身来,只见萧伯瑀面色似乎有些僵硬,他小声道:“陛下,萧大人,可还有其他吩咐?”

赵从煊欲盖弥彰般抿了口茶水,旋即道:“没有,你先下去吧。”

“是。”王横又捧着满满一案奏疏缓步走了出去。

见赵从煊好整以暇地看着眼前的奏疏,仿佛方才偷偷亲了一下萧伯瑀唇角的人不是他。

萧伯瑀心头一笑,但面上故作严肃,继续道:“关于加征赋税一事,陛下以为,应当如何?”

赵从煊擡眸看向他,“赋税之事,事关重大,由萧大人决断便是。”

萧伯瑀想听的是陛下的想法,一个君主是否有贤明之兆,从他对政事的看法便可得知。

但赵从煊继位後,政务之事几乎都由宰相府决断,军事上也从不与太尉陈威起冲突,太尉想要调动武将,只要不是萧伯瑀反对,其馀皆如他意。

萧伯瑀希望陛下有一颗仁政之心,他可以为陛下分担政务之忧,但他更想要的,是陛下成为一个心怀天下丶励精图治的明君。

看着赵从煊清亮的眼眸,萧伯瑀的心软了下来,无妨,往後还有很多时间,不急于一时。

他缓缓道:“减免赋税,百姓方得休养。若此时加征,恐失民心。”

赵从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见状,萧伯瑀便回到案下,处理着王横呈上来的奏疏。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殿内点着烛火,萧伯瑀沉浸在政务之中,一时忘了时辰。

忽地,殿外传来一声闷雷。

萧伯瑀擡头朝殿外看去,原来不知何时,天色已经暗沉,黑云渐拢,看样子今天会有一场大雨。

他微微蹙起眉头,正想着要不要提前离宫。

下一刻,又一道震耳欲聋的雷声传来,与此同时,淅零的雨落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