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姮仔细端详了一眼,此时的楚王和他戴面具出现在树林里的那天一模一样。
如今,她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即便同样的面具,同样颀长结实的身形,他和别人仍是不一样的。
她抿起唇角,冲楚王点头笑了笑。
芈渊不语,抽出佩剑将杂草砍倒到两旁,率先踏出去。
回到王帐,卿大夫们已经苦哈哈的等候多时,只待叩谢过大王後就各自返家。
芈渊令哑寺人将祭肉和酒浆分赏下去。
阿姮回到庖厨,庖人们已从河边返回,正准备撤帐。庖叔说,最迟不过夜间子时,大王就会拔营返回王宫。庖厨的杂物最多,需得提早收拾。阿姮赶在他们熄灭竈火前,抓了一把稻米煮米粥。
等她盛出米粥端到芈渊帐中,衆人已离开,楚王坐在席上,手肘支于案面,以手撑着额头,微微闭目。
漆木面具被随意扔在一旁。
芈渊打发走衆卿大夫,心里盘算着朝中事务,眼睛便不知不觉的合上了。
一股热烘烘的稻米香钻入鼻孔。
他略擡眼皮。
一碗羊乳般雪白的糜粥,搁在他面前,还冒着热气。
“是温的,不会烫口。”阿姮说。
楚王喜欢饮用冷浆,但这时明显不时宜。
“王上,您多少用一些,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她又说,哄孩童似的。
过了半晌,楚王懒洋洋的拿起汤匙,一匙戳破细腻如凝膏的米浆,放入口中。
楚王进食如常,阿姮的歉疚少了几分,转而起身又回了庖厨。
芈渊用完米粥,只觉得五脏六腑都暖意洋洋,疲乏之感尽数消失。他抄起弓箭正欲出帐门,阿姮回来,端来一盏淡盐水给他漱口饮用。
盐水也是温热的,入口刚刚好。
“王上,您去榻上歇一歇,妾在一旁守着您。”
芈渊凉凉的睃了她几眼,他该问问她,到底谁才是王上?
不过终究什麽也没说,扔了弓箭,走到榻前解下佩剑放到枕边,合衣躺了下去。
阿姮席地跪坐在榻侧,耳边是楚王匀和的呼吸,喧哗声从帐外隐隐传来。庖人在收拾庖厨用具,哑巴寺人们送走衆卿大夫,回来後也没闲着,和王卒一起忙着收捡兵械和巡狩期间从各地带回来的物品。
侍卫安静的守在帐外,帐中只她和楚王两人。落日的馀辉被挡在帐篷外,光线一寸寸的暗下来。
昏黄的暮色笼罩原野。晚风带着夕阳的馀温,从帐篷的缝隙处鼓荡进来。阿姮没有点灯。
鹂阿姊总算脱险,楚王没有因为隗蹇迁怒她和阿姊,应该也不会为难申先生吧?
她隐隐抱着期望,但是心里终究没有底。
谁知道楚王怎麽想的。
阿姮转着眼睛,目光惆怅的落到楚王脸上。
楚王已睡熟了,呼吸变得深沉而缓慢。从他脸上什麽也看不出来。
他的脸有棱有角,线条分明,无疑是个好看的男子。
醒着时让人绝不敢多看。
现在他睡着了,阿姮不禁多瞅了几眼。
在这张英气和傲气交错的面孔上,随着呼吸微颤的睫毛,高挺的鼻梁和松松抿着的唇,显出几分舒展柔和的模样。
白日里那个行事老练手段狠戾的国君,和此时沉睡的少年,完全不似同一个人。
阿姮看得久了,也被感染了睡意。她的两只眼皮越来越重,渐渐撑不开。
她做了一个梦。是梦,又不是梦。
那年她和邻家阿兄去溪边捕鱼,被跋扈的仆人喝斥了一通,从田间赶来的阿父握住仆人即将落下的鞭子,黑着脸把她和阿兄领回家。
她以为阿父会责骂他们,但是没有。阿父点燃了许久没用的火炉,拿损坏的农具锻造出一把山形戟。
“拿去,捕猎不够使,叉个鱼足够了。”阿父对阿兄说。
她担心:“可是他们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