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秦始皇陵开始的直播探 > 58(第2页)

58(第2页)

王仁皎,“不,为父想听你的想法。”没等女儿回答,他先忍不住叹了口气,“之前为父其实看出你有些不愿,但偏偏这些年为父看不上那些主动上门求亲的人,致使阿菱久久未定下亲事,皇嗣殿下有意结亲,特意给为父写信带你来京,为父也不好拒绝。”

看向自己如珍如宝养大的女儿,王仁皎哪怕已经叹过很多气了,仍然有叹气的冲动,“早知今日,为父便该早早为你定一门亲事,也不会陷入今日的境地。”

若是以前的东宫,皇嗣殿下被困,临淄王不得势,他可能都愿意将女儿嫁给对方,那般女婿有甚多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定不会苛待他女儿。

但现在的东宫因李隆基很得势又得意,这样的女婿他怕自己要不起啊。

看着父亲这般忧愁,王菱内心的愧疚止不住地往外冒,也很後悔之前去找李隆基说的话。

若是那日没有去找临淄王殿下,对方今日大概就是答应陛下的赐婚了,不会插科打诨混过去,事情尘埃落定,她父亲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忧心。

都怪她一时任性,只是暂时不想嫁人,就让这麽多人为难。

紧紧咬着唇,王菱膝盖一弯便跪了下来,“父亲,女儿愿意嫁给临淄王殿下。”

她都能想到王仁皎会说什麽话,仰起精致秀气的下巴,浅笑着道:“父亲你不用多想,女儿不是为了让你安心才说此话的,女儿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推拒与临淄王殿下的婚事,只是想多陪父亲母亲几年才不愿这麽早嫁人,若是陛下再提赐婚的话,父亲您便应了吧。”

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懂事,王仁皎欣慰又心疼,“阿菱。”

他担心的其实也不止是女儿,更担心这桩婚事与朝堂纷争纠缠到一起。

以前朝堂武家独大,现在因後人之言东宫崛起,李武之间定有一场巨大的风波。

而这个节骨眼王家与临淄王结亲,无异于站队。

虽然他确实不看好魏王梁王,但不代表想与东宫站在一起。

但若陛下赐了婚,似乎不站也不行了。

想到这里,王仁皎便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王家父女在书房谈话的时候,迎仙宫内的祖孙二人却十分沉默。

武曌看着站在下方的孙儿,许久都没说话。

李隆基也不复方才在殿上的活泼,微垂着头。

终究还是武曌这个长辈先开了口,“你不愿娶王家小姐,给朕一个理由。”

李隆基转移注意力的小把戏也就骗骗李旦等人了,她活了这麽久,要是能被孙子糊弄过去算是白活了。

但方才殿上有外人在,她就没问,此刻殿内只剩她与孙儿,她自然要问清楚。

李隆基知道不能再装聋作哑了,轻呼了口气便道:“孙儿暂时还不想娶妻。”

武曌:“只是定亲罢了,又不是现在就要你成亲,你这个理由不成立。”眼珠微微一转,她想到了什麽,神色忽然便复杂起来了,“好了,你不想说朕也不逼你,王家之女确是天之骄女,当你的妻子还是够格的,待你何时改变主意了,朕再为你赐婚。”

刚过易折,现在隆基风头太盛,连太平都倒向了他,若再定下与太原王家的亲事,他便彻底站到了风口浪尖。

以其现在空有名气却无实权的情况来看,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她这个孙儿的心计,似乎比她所想还要更深。

李隆基没看到武曌的神色,而对方的话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擡眸,“阿婆你……”

他方才都以为武曌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已经默默打好了腹稿,完全想不到对方会退一步。

武曌笑了笑,“怎麽,朕不逼你,你很惊讶吗?”

李隆基默了一瞬,选择了实话实说,“是有一点。”

以往武曌虽然偶尔会有纵容他的时候,但那都是他使了点小手段,方才他可没使什麽手段,所以他不懂对方为何会退一步。

武曌没有立马说话,而是擡手,“过来扶朕。”

殿内现在一个宫人都没有,这话对谁说的不言而喻,李隆基小跑了两步过去。

武曌借着孙子的力道站起来,缓缓行至窗前,看向外头种的几株桃树。

这个时节桃花早败了,青红不一的桃子藏在枝叶间若隐若现,不时还有鸟儿从中冒出小脑袋,再仔细一看,便会发现鸟儿正在给窝中的幼鸟喂食。

幼鸟则仰头长大嘴巴,嗷嗷叫着等待吃的喂到嘴里。

这一幕温馨又有些喜感,李隆基觉得他好像知道答案了,但又有些许怀疑。

武曌也看到了鸟儿喂食的画面,唇角不由扬了扬,眼看鸟儿已经喂完食物了,她才缓缓道:“朕是皇帝,但也是你的祖母,朕希望你能结一门好亲事,以後能与贤妻举案齐眉丶相濡以沫,待到朕这般年龄时,还能与对方谈论诗词歌赋,说着大臣们的趣事,体验世间最平凡的幸福。”

李隆基知道此刻他只需要当一个倾听者就行,所以没说话,没想到对方下一刻话头一转就道:“不过朕对你也十分不放心,待你以後得势,怕是要美人不断,哪里会看得上日渐人老珠黄的妻子,这般场景怕也只能出现在朕的想象中。”

这话与李成器今日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李隆基郁闷了,“阿婆,您怎麽与兄长一样,都觉得我以後定会成为花心滥情之人呢。”

武曌瞥了他一眼,“你不会吗?”

不被信任的李隆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