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算清楚点好
进士街尽头,如意街的丁字路口处有家苏式面馆。
店铺是清朝建的,飞檐翘脚,周正素雅。眼下饭点已过,门口白雾寥寥,店内座无虚席。若再走近些,不难嗅到赤油浓酱的香气。
安漾小时候常来光顾,闭眼都能顺菜单排序报浇头名:秃黄油丶响油鳝丝丶猪肝丶时令三虾和现炸大排。
那会老板刚二十出头,每到寒暑假便蹲守在店里。对方尤爱穿一身碧绿或烟紫的新式旗袍,穿梭于热腾腾的锅气之中,跟在爸妈後面有样学样。她回答客人问题时脸颊始终红扑扑的,不知是害羞,还是热的。
如今那位爱穿旗袍的小姑娘年近四十,早能独当一面打点前堂和後厨。她模样变化不大,举止投足间添了不少岁月馈赠的洒脱和妩媚。
“玉姐,一份母油鸭面,加溏心蛋,再来份桂花绿豆糕。”
对方循声撇头,挑眉一笑:“哟,好久没来了。”
“奶奶总烧一大桌菜,根本吃不过来。今天直奔你这,都没敢告诉老人家。”
玉姐紧了紧披肩,扭腰耸肩出恰到好处的韵味。不得不说,这套复古穿搭置身于旧时建筑中,融合出奇妙的吸睛效果。对方眉飞色舞,语气故作嗔怪:“来晚啦!鸭汤面都卖完了。”
“哦,要麽来份红汤面配焖肉吧。”
玉姐眼神一飘,“喏,最後一碗卖给你发小了。”
安漾转过面庞,视线穿透氤氲雾气,定焦到那人身上。对方正嗦着面,似是心有感应般擡起了眼。
四目相对,闻逸尘放慢了咀嚼,眉宇间漏出些意外。安漾还记着他刚才抢车位的缺德举动,视若无睹地朝身侧人笑笑:“没事,我饿了吃什麽都香。”
玉姐码齐塑料点餐小单,一张张叠加到安漾掌心:“面丶蛋丶焖肉,姐再额外送你一份酱鸭。”
“这麽多!我吃不完。”
“吃不完打包。坐哪?”
玉姐并非明知故问。过去这俩人也有一前一後光顾面店的时候,要麽相视一笑凑坐在一起,要麽隔得老远装不认识。唯一不变的是,闻逸尘总会当买单王。
“那吧。忙不忙,聊会?”
“不忙,你先坐。”玉姐应着,“我待会就去。”
面店上菜快,食客们吃得也快。
等面的功夫,店铺空了近三分之一。玉姐端着餐盘,照老规矩要求安漾先品口红汤丶嗦口素面,再尝点浇头,最後才将浇头全部盖到面上拌匀。
这吃法是家里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玉姐解释不出所以然,只知道听上去挺唬人。她专门编了套文邹邹的说辞,又特地找设计师制作了《苏式面吃法》的宣传册,美其名曰宣扬「江南传统吃食文化」。
“我也不知道传不传统。不过现在人都爱讲情怀。”玉姐压低了声音:“当噱头卖呗。”
“就是传统。”安漾咕隆着应和,“我从小就听叔叔说这才是地道的吃面方法。”
“我爸也是听他爸说的,谁知道有没有听岔。”
“哈哈,叔叔阿姨身体好吗?”
“好着呢,身体倍棒。”玉姐笑逐颜开,眸光闪满得意:“你吃的焖肉就是他们做的。”
“好吃。俊宝好吗?”
“好啊。”玉姐翻出几张照片:“上周去他爸那儿了,在视频里嗷嗷哭着找妈。哎,我难得放几天假,结果一到晚上还得边捏脚,边装模作样地哄他。”
安漾挑着面,细嚼慢咽。她最近常饱一顿饥一顿,胃病犯了,现下没吃两口便撑得难受。“我听奶奶说俊宝明年要转学了。”
玉姐无所谓地挥挥手:“我知道你要问什麽。肯定舍不得,当妈後才明白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守着一亩三分地挺好,是我心心念念想过的生活,可孩子有他的生活和世界呀,绑不住。”
“李哥一个人照顾得好小孩吗?”
“谁不是从头学起?照顾小孩难道是女人的专属职责?我跟你说,以後千万别惯着臭男人。他们小时候靠妈,长大了依赖老婆,活脱脱的女人挂件。等真落单的时候吧,你看他也活得好好的,没饿死没渴死,还能同时找好几个人撩骚。”
安漾最爱听玉姐说话,乐得不行,频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