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贞观帝师有几个女主 > 三字经(第2页)

三字经(第2页)

“不是什麽高深的东西,就是将平时我们所见的,所听的故事编纂成三字真言,朗朗上口而已。”王若一脸臭屁,但是看到孔颖达一副要抽自己的样子,赶紧据实相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茍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王若一脸自然的背着,顺便把涉及唐朝的後段掐掉。殊不知孔颖达脸色已经大变。

本来孔颖达听说辅导出状元的那位女子要来弘文馆上课是很兴奋的,虽然自己未看过那本辅导书,但是老友李纲确是夸了作者的心思极巧,只是未用到正途。

在他们看来,科举之路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走,而不应该投机取巧,而王若编纂的那本书,确是歧途。

大唐不缺趋炎附势之徒,他们,作为士林的代表,更是代表了天下选才任能的权利,只有为大唐,为天下培养,选拔人才,才是重要的。

而德才兼备,才是人才的根本。

于是,孔颖达就早早来到弘文馆,想见一下这位王若大人,顺便,给她一个下马威,让她踏踏实实进学。

看到她跑神的时候,孔颖达真是十分生气,有这麽好的条件还不好好进学,竟然跑神,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就以问王若问题而提醒她。

没想到,王若竟然给自己了一份大惊喜。

这女子,绝对是个人才!

自己学习困难而想到解决之途,这是一;教导府上人学习,造成人人向学,这是二;为天下献出这本书,这是三;关键在于,这着作,尤其适合蒙学儿童,作为当世大儒,这一点先见之明,孔颖达还是有的。

于是,孔颖达老爷子,忘记了自己准备刁难王若的初衷,对她大夸特夸,哦不,是对这本着作大夸特夸,

“不愧是状元之师,竟然有如此胸襟,不仅能自学成才,还能教化万民,为师,也没有什麽可教导你的了,只盼你能好好将自己的学问传承下去,将这本三字经传承下去……”

“轰……”教室顿时炸了锅,大家都交头接耳,很多人不知道三字经的深意,也不能怪他们,都是小屁孩嘛,他们只是觉得很好懂,很容易理解,但是看到夫子的失态,听到夫子的话语,很多人竟然觉得自己听错了,怎麽可能嘛,连孔老夫子这样的当世大儒,都自认不如,这,这状元之师的学问竟然这麽高?

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是不信。

连同李承乾,心里也是如巨浪翻滚。

明明昨天这女子还是一副神经大条的样子,怎麽今天,她竟然如此博学?连大儒都自叹不如的她,究竟是什麽样的人?

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一颗好奇的种子,已经深埋在了李承乾,当朝太子心里。

而好奇,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好奇,往往就是心动的开始。

只不过,这个时候,谁都没有发现这个。

大儒不愧是大儒,竟然品性如此高洁。王若还没从剽窃的羞愧中醒悟过来,就深深为孔老爷子的心胸感动。

如果是後世那些无良导师,不霸占你的研究成果还罢了,要是你敢挑战他,估计分分钟有的是手段整治你。

而孔老爷子,竟然承认自己教不了王若了,这在封建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是多麽难能可贵,不可思议啊。

那麽,自己就不能让老爷子失望!

于是,王若又把千字文给背了出来。

结果孔颖达又是一阵激动,差点拽掉自己白花花的胡子,然後用惊为天人的眼光看王若。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精才艳绝之人。

原来世上,真有人的存在是为了碾压别人的。

王若弱弱的想,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有作弊器的人,怎麽办,好羞耻。

还好你还有羞耻心。

只是在衆学子眼中,王若这样,就是在谦虚。

你看人家状元之师,这麽博学还谦虚。他们如是想。

人总是会嫉妒比自己强的人,但是当这个人比自己强太多的时候,就不是嫉妒了,而是敬佩,高山仰止。

下课了,李承乾邀请王若到东宫一坐。

王若正纠结着不想去,但是一想野史上说李承乾有些暴虐,怕他给自己穿小鞋,就赶紧答应了,毕竟人家还要当十几年太子呢。

李承乾一看王若落落大方,浑然不似别的女子那样扭捏,心里更喜欢了。

这就是孤要的女子。隐隐有心里话这样说。

李承乾赶紧摇摇头,希望把这种想法抛之脑後,在他显性意识里,自己只是好奇王若的才学而已,而刚才的想法,无疑是对她的亵渎。

来到东宫,王若突然想起了现代中匪我思存的小说《东宫》,想起了里面的一句话,

“最难当的不是皇帝,是太子,最危险的,不是皇宫,而是东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