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
连各位大臣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特别是那两个一看就很壮的武将,也是瞪着眼睛看她,好像想看她是不是当真是文曲星下凡。
王若被看的腿直打颤,但是深呼吸了几下,然後告诉自己,不怕不怕,这才几个人啊,想当年,我可是在几百人面前做过演讲的。
呜呜,可是那几百人根本没有这几个人的气场足啊。
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境,王若说:“所谓拼音,就是用26个音符,拼出各种想要的字的意思,
然後,王若就给在的各人,主要是皇上还有文臣大概讲了讲拼音是什麽,怎麽写,还有用途。
武将还好,根本不知道这种所谓叫拼音的东西有什麽用处,但是文臣就不同了,每一个都是满腹才华之人,每个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之人,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麽。
一个个激动的连对陛下说恭喜都忘了,围着王若问东问西,好在因王若是女子所以授受有所不便,否则,非要把王若撕成碎片不可。
待到王若讲解完,已是晌午。期间公公几次来催膳,都因为没人理他而作罢,现在正是空闲时间,于是过来催膳。
哪知,这时候,那位文邹邹且病怏怏的文臣,一下子向後躺了下去,晕倒了。旁边的人赶紧救起他,不住的呼喊“克明,克明……”
”快传,快传,传太医。”皇上也急了,赶紧让太监传太医。
“嘿,皇上,听说这小女娃也会看病而且医术还很高明,不如就让她先看看?”那位壮壮的但是不黑的武将说道。
“我说程疯子,这小女娃就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医术,现在也不过学了十多年,怎麽能比得上太医署的太医呢,你真是捣乱。”黑家夥不以为然的说。
“我说尉迟大傻,你怎麽能这麽说呢,我不是看太医还有一会儿要过来嘛,这麽耽搁下去可不是办法,你说呢?”壮武将说道。
原来那个壮武将就是程咬金啊,那个黑黑的武将就是尉迟恭啊这下,可对上号了。王若开心的想。
不过,他们好像很怀疑我的医术啊,看来还是得露一手了。
在脑子里查询出这个叫克明的人的资料,原来就是历史上“房谋杜断”的杜如晦,这可是很有名的人物啊,等等,贞观四年挂了,那不就是今年?
不会是这次吧?
天啊,自己摊上了什麽事?千万不要病的太严重啊。
过去例行检查了一下,哦,还好还好,是糖尿病,估计本来就有这种病,再加上今天一直没吃饭,熬到了现在,就晕过去了。
“皇上,大人的病并不严重,但是如果不小心护理的话,会有生命之忧。”于是王若说了在唐朝物所能及的情况下,怎样治疗,食疗,及护理。
待到太医赶过来,杜如晦已经醒过来了。
太医检查完之後,一筹莫展,显然他们也不知道是什麽病。
听到王若笃定的说是饥渴症(也就是唐朝的糖尿病),一些太医就相信了,其实主要是怕诊治不好担责任。只有一位太医,中年的样子,问道:“敢问大人怎麽知道这是饥渴症?”
“望闻问切,我是通过这个途径知道的,不过你们功力没达到,所以不能诊断出来,但是有一个很快速的检验方法,就是,得了饥渴症的人,尿液之中会有糖分,这个你可以自己检验一下。”
那太医听王若这样说,就准备回去实验一下,并向王若探讨了饥渴症的治疗方法。
王若见他这麽好学,不像别的太医那样胆小怕事,而忘记行医根本,再加上她也乐意分享,就全数告诉了他。
毕竟,一个自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毕竟有限,只有在唐朝育下了种子,自己的任务才算完成,说不定,自己还能回去呢。
而这一切,都被大臣们看在了眼里。
大家都抱着一样的心思,这个王大人,一定要好好结交,谁还没有个病痛呢。
太医一走,那两个武将就把王若包围了起来,没错是包围,就王若那小身板,还不够这俩人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