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哥,你来,我们单独说两句。”贺铭示意dy拉住李冠,他搭着李修远肩膀,看似和气地搂着他往前走。
只有李修远知道他手上有多用力,他几乎是强行拖着李修远到树下,重重把他後背掼在树干上。
“你想干什麽?”
“激怒我,让我出手打你,然後写一篇关于劣根性的报道,说阴沟里的老鼠永远上不得台面。”
“或者讲讲长大後的励志孤儿怎麽靠一个忍字生存,顺带感叹一下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
“我不是社会实验的观察对象,不用配合你表演。”他摘下眼镜,收进口袋,用手抹了一把脸上被泼到的水。“我身边的人更没有义务忍受你。”
李修远靠在树干上,粗粝的质感让他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无所谓地笑着:“那你又能怎麽样呢?”
一瞬间贺铭全身的血液都朝脑袋涌去,多年以前,他曾经对李修远表达过不想被采访,或者起码不要拍他的照片,他说:我不喜欢这样。
而李修远自顾自摆弄着相机,问他,那又怎麽样?
李修远还和从前一样差劲,但他也一样。
长大後他只是学会了逃跑,但当他回到西汀,重新面对这一切,再次站在李修远面前,他依旧没有办法。
他好像只能像小时候一样,转开微弱的角度,试图让正脸错开镜头,把床上被撕碎的书页一点点收起来,再用胶带重新贴好,用毛巾沾着水擦干外套上的污渍,然後穿着它去冷风里跑一圈,让它干得快一点。
酌烈的阳光下,来自过去的阴影慢慢爬上他的脊背,一股寒意包裹着他,拉着他下坠,做出不可控的事情。
“在吵什麽。”
时晏不知什麽时候出现在哄闹的人群旁,负责领队的Wander员工高喊了一声“时总”,以他为起点,沸水一样的人群先後冷却下来,离他最近的人先噤声,随後这种沉默扩散到外圈的人群,等他穿过人群,方才还喋喋不休的一张张嘴巴都结了冰。
他停在人群和贺铭两人中间,没再往他们的方向走,但话里的指向性很明显:“有问题找Wander的工作人员,我的合作方只负责拍摄。”
李修远把背挺直了一些:“时总,有些事情Wander的工作人员解决不了啊,怎麽办?”
“来找我。”时晏脸上一贯的没有表情,没有起伏的语气里带着他本人独有的风雨欲来的压迫感,“如果觉得跟我无法沟通,让郭书记转达也行。”
他说的是民政部的郭书记,而民政部又是李修远所在的西汀生活报的主管单位。李修远阴恻恻地笑着,从一直抵着的树干上离开,站直後伸手到後背胡乱抓了两下,掸掉看不见的灰尘。他在时晏的目光里低下头,趿拉着脚步往记者队伍里走,路过贺铭时小声在他耳边说:
“比起劣根性和孤儿忍者,我还是对久别重逢的故事更感兴趣。”
和时晏一起抵达现场的简声和Ryla招呼着记者们去吃饭,dy和李冠忙着在他们背後对李修远竖中指,人潮之外,贺铭慢慢地向时晏走过去,他向来平整干净的衬衣上有深浅不一的水渍,一绺头发垂在额前,没了镜片遮挡的眼睛也湿淋淋的,无端显得有些可怜。
时晏摸到口袋里的手帕,正要往外扯,许东云突然冒出来,拿一张纸巾在贺铭额头上擦了两下,硬是把那一缕头发擦干了。
“贺铭哥,你没事吧?”许东云很愧疚,“对不起,我不该在你工作的时候喊你。”
“不是你的错。”贺铭轻轻推开他,“别放在心上。”
许东云想再帮他擦擦衬衣,但身上只带了这一张纸,还是午餐时从餐厅顺手拿的,“你要不要回去洗个澡?衬衣我帮你洗吧。”
“没事,夏天衣服干得快。”
“喔。”许东云放弃寻找纸巾,疑惑地看看一直杵在旁边的时晏,眼神仿佛在询问,他怎麽还没走?
时晏终于有机会把那张手帕抽出来,冷酷地扔到贺铭怀里,“自己擦。”
又对许东云说:“你去吃饭吧。”
“没事,我不饿。”
时晏只说了一句话就放弃委婉的沟通方式,不太客气的赶人:“我有话跟他说。”
许东云看看贺铭,贺铭点点头,“快跟他们去餐厅吧,过了开餐时间,附近可不好找吃的。”
“那……一会儿再聊,我走了。”
他离开後贺铭往前一大步,肩膀直接挨上时晏,他把手帕按在衬衫上干爽的地方,轻声说:“你不是拿权势压人的人,何必得罪他。”
“他招惹你。”时晏才无所谓得罪谁,他傲惯了。
太阳西沉,一小片烧得赤红的天空预告着即将来临的世纪晚霞,贺铭转过头看他,语气里满是笑意:“那东云呢?他可没有招惹我。”
层层叠叠的云堆出一片浪,潮头是金色的霞光,日落神圣的光辉下,时晏倨傲地仰起头。
“也不许你招惹别人。”
贺铭心跳加速,难以直视这样的时晏,他转开目光,煞风景地对着不远处的dy丶李冠和他们身边的两个摄像大喊:
“还不架机器!火烧云必须拍,明天不一定有这麽好看。”
韩焱的同事架起机器,笑着回他:“明天预告还是大烧,山里的晚霞,天天都好看。”
“我得去补作业,下午耽误拍摄进度了。”被支开的韩焱人不在,机器还留在地上,贺铭快速把时晏的手帕折三折装起来,心虚地抓起地上的相机挡在胸口。
“补吧。”时晏没在意他的小动作,挥挥手向西面走去。
许东云走出一段路後回过头,刚好看见贺铭拿起相机,偷拍了一张时晏的背影。他低头看着屏幕,侧脸的剪影看起来分外温柔。
这样的画面许东云太熟悉了,他想起来了,他曾经在贺铭家楼下撞上时晏,但他对时晏的熟悉感并不来源于那次短暂的擦身。
时晏非常像贺铭大学时候常常盯着发呆的照片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