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二十六)葱油黄鱼
「去他妈的好结局。」李珍妮
米白色墙纸微微泛黄,珍妮摸着墙纸上凸起的粉色小花。
她醒了,但还不想起床。
小说已写到大纲的最後几章,男女主角冲破层层阻碍丶终于心意相通,此时作者珍妮面临一个难题:爱情小说该怎麽结局?
「亲爱的莉齐,你十分肯定你嫁给他会幸福吗?」
「那毫无疑问。我们两个都认为,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
在她有限的写作经验里,珍妮是简奥斯汀的忠实信徒,必须给笔下人物热闹圆满的结局。还有什麽比一场盛大婚礼丶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更圆满的结局呢。
这一次,珍妮仍想给笔下人物一个好结局,可到底什麽是好结局,她却不再笃定。
珍妮的小说里,叶伊莎同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一样聪慧。但更勇敢顽强,她抵抗母亲的暴怒,拒绝密友的劝告,只为赢得周达西真正的尊重。
伊莎咬紧牙关丶独自完成社交圈内这场迷你抗战。倘若此时,作者大手一挥给他们来一场盛大婚礼,让往事一笔勾销,珍妮都能想象叶伊莎扬起脑袋怒目圆睁的样子,“开什麽玩笑,你明知我要的不是这个!”
可是不结婚丶不结婚又能怎样呢。
珍妮盯着墙纸上的小花发愣。记忆浮上来,这是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带她去家具城,她心仪于淡蓝色星空主题的墙纸,母亲把它放到一边,选了粉色这一款,“女孩子麽,要温柔雅致……”语气平和但没有商量的馀地。
珍妮支起身体坐起来。环顾房间,到处是母亲致力于将她打造成一位淑女的物证。
白底碎花全棉床单丶紫罗兰暗纹金色滚边窗帘,奶油白木质欧式梳妆台还有她身上此刻套着的洋红色睡裙。
珍妮在这个房间里度过青春期和大学以来的每一个假期。
平心而论,她过得并不赖。
独生女的缘故,父母在经济上没亏待过她。
初中时同学间流行起一个叫贝蒂小姐的牌子,绣贝蒂小姐图案的深灰色高领毛衣丶六百多,她看着价签犹豫,母亲立刻买下粉紫色同款,理由是一样的,“你穿粉色好看”。
从小学到高中,她母亲为她打点关系丶给每一任班主任送礼,小学班主任指定她做学习委员,高中班主任晚自习後叫她来办公室递给她牛奶。
珍妮知道,倘若这样也要提原生家庭伤害,不免太过矫情。
现在网络上流行讲原生家庭创伤,而她成长路上的这些烦恼不快,不过是几颗粉刺的规模。
她不是不懂得感激。
只是这一刻,躺在从小生活的房间内,处在半梦半醒之间,珍妮有种说不出的愤懑:这是她的房间,但这里的一切,没有一个是她选的。
陈年粉刺也会有熬到受不了的一天。天知道她有多讨厌那个厚重的绒布窗帘还有公主风梳妆台!
珍妮想起中学课外阅读里出走的娜拉——“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她想问易卜生,娜拉会因为一块难看的窗帘而出走吗?
珍妮不知道娜拉会怎麽样,可是她——珍妮叹口气,穿上拖鞋——只能出走到客厅去。
电视在放抗日电视剧,父亲靠在沙发上,垂头仿佛沉思,实际呼噜阵阵。
珍妮踱进厨房。母亲看她一眼,“睡饱了?我听到你昨天好晚才睡,就没叫你。”
珍妮点点头。
母亲正在做珍妮爱吃的葱油黄鱼。
菜场当天买来的黄鱼处理干净,抹盐丶加姜丝丶料酒上锅蒸,蒸熟後倒掉料酒,倒入蒸鱼豉油,撒上切碎的小葱,锅里把油烧热,浇在鱼身。
珍妮最爱听小葱遇上滚油发出呲啦呲啦的声音,浓郁的香气在一瞬间喷发。
厨房无人说话,只食物窸窣作响,客厅传来电视剧打斗场面的吵闹音效。
这是珍妮最熟悉的家庭画面。操劳的母亲丶像家具一样存在的父亲,和旧时光重叠在一起,在她心中激起许多柔情。
可惜这柔情未能持续太久。
当家庭中有一位三十岁未结婚的女儿,战争总是在未预料处一触即发。
午饭没吃两口,母亲问道:“最近工作很忙啊?”
“还好。”
“晚上别熬夜,早点睡觉。W高中的工作都没问题吧?”
“嗯,二月份开始试用期。”
母亲话锋一转,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孟晖:“和那个孟晖,还在接触吗。”
珍妮擡头看她一眼,低头夹一筷子黄鱼,“没有了。不太合适。”
母亲追问道:“他说不合适,还是你说不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