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三十三)饺子丶年糕
「你知道简奥斯汀是18世纪的人吧?」李珍妮
接到大卫电话的时候,珍妮正在家附近的星巴克读曼宁发来的修改建议。
曼宁改得细致,从标点符号到主角的年龄,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盘踞在文档右侧。
珍妮深知这远超曼宁的职责范畴,更觉得感激。
珍妮一手按下接听键,另一只手同时合上笔记本电脑。
自大卫去北京後,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话。
大卫在微信上“拍一拍”珍妮,珍妮回复「二十分钟後」,便穿戴整齐从家里跑出来。
冷天去咖啡店,暖和的日子就在街上闲逛。
找理由搪塞母亲的时候,珍妮在心里笑自己,恐怕时下的高中生都不流行“煲电话粥”这一套,真是越活越回去,够老土的。
也不知道哪来的那麽多话可聊。
一次,他们为零度可乐和健怡可乐哪个更难喝而争论了整整半个小时,最後达成一致,下次见面,还是点原味可乐为妙。
大卫以前爱开她玩笑,现在反而恭敬起来,风流话一句不讲,尽讲废话。
珍妮心想,或许莎莎是对的,她和大卫,十八禁之後,倒走起纯情路线。
珍妮擡左肩夹住电话,匆匆把笔记本和电脑装进帆布袋,背起布袋从星巴克离开。
她一面听电话,一面在街上无目的地晃悠。
大卫的声音透过电波,一如既往地轻快:“嗨,忙什麽呢。”
“不忙……”珍妮想了想,又补充道,“你爸爸身体还好吗?”
“嗯,没什麽大碍……”大卫顿了顿,说,“谢谢你送的巧克力,很好吃。”
珍妮轻笑。安静了一会儿,大卫说:“我读完了。”
听到这句话,珍妮心里一紧。
那天一时冲动把打印稿给了大卫,她立即後悔了。
对于写字的人,未完成的作品无异于裸体,拿给别人看更是暴露癖。她不知道大卫读完会如何想她,又或许,珍妮宽慰自己,他根本不会读。
只听电话那头大卫柔声说道:“你要不要发给简奥斯汀看看?写得这麽精彩,或许她会很欣赏你。”
“蛤?”珍妮怀疑自己的耳朵。
“我说真的,你把故事梗概翻译成英文发给她,唔……标题就叫,21世纪中国版傲慢与偏见,说不定几个月後flix会来找你。”
“诶诶……”珍妮打断大卫的畅想,“你知道简奥斯汀是18世纪的人吧?”
“咦?我以为她只是写历史小说,”大卫的惊讶听起来不像是装的,“我早该想到的!我说呢,历史细节如此栩栩如生。”
珍妮见识到这位理科高材生可怜的文学素养,明白了什麽叫隔行如隔山。
“我不知道还要不要期待你的文学评论。”
“虽然我不懂什麽小说技巧,但昨晚我可是一口气读到半夜。一个故事,能让人被吸引着读下去忘记时间,就是了不起的本事吧。”
“谢谢这位热心读者的反馈……”珍妮的心情轻快起来,调侃道,“说来还得感谢你提供不少素材。”
“我算是明白了,不能跟小说家当朋友……”大卫在电话这头轻轻摇头,抗议道,“我对你知无不言,你却把它们当作呈堂证供。”
珍妮轻笑,“放心,我会在小说扉页写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他或许姓王名大卫。”
大卫也笑,“唉,我读着都害臊。接下来积极接受改造,学习进步思想,行吧。”
珍妮握着发烫的电话,嘴角扬起无法抑制的笑意。
他们就这样天南海北地胡说着,谁都不愿意挂掉。
夕阳是玫瑰金色滤镜,城市安静下来,杂闹的街景变得可亲可爱。
“明天就是除夕,又一年过完了。”珍妮感慨。
“我妈刚吩咐我去多买点葱,明天包饺子用。你呢,年夜饭要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