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天道万般躞蹀,终于此归。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1。
商纣王。
君王端坐于金銮殿之上,瑞霭缭绕,珠帘高卷,玉阶前立着文武百官。
纣王问当驾官:“有事啓奏,无事退朝。”
“臣商容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一人出班,俯首称臣道,“臣昨日观天象,三日并出……成汤王天下六百馀年,实乃气数已尽啊!”
“妖言惑衆,焉敢诽谤天子!”纣王头戴的十二旒冕煌煌,他不怒自威,沉声道,“朕胸怀鸿祚霸业,承普天之气运。”
商容猛地将头磕在阶上,额前霎时间血流如注,“大王,近日岐山凤鸣不止,西周已生圣主。天道已定啊——”
“何谓道?是以圣人践行。朕乃当朝天子,三垣二十八宿天子居于紫微,什麽天命所向……”纣王起身,被假发修饰後的他更显得凤表龙姿,他示意商容起来,将那绣着龙纹的巾帕按在了自家大臣的头上。
“朕即天命。”
“若天道无常,那朕便逆了这天,将这二十八年的气运以延续。”
2。
周文王。
姬昌,商朝四大诸侯之一,慈善爱民丶求贤若渴。文王盛名煊赫,某天,年逾七旬的姜子牙慕名赶到了西岐。
和遇见金莲咤那天一样,姜子牙盘腿坐于渭水边,他空着杆垂钓,这次却不是为了钓鱼充腹了——欲钓王与侯。姜子牙将斗笠一披,等待姬昌的到来。
彼时姬昌正斋戒沐浴,他备了厚礼,前往渭水边聘请姜子牙。
鱼儿弯弯水中游,清波微漾,水面过了许久才恢复成清圆。姜子牙透过水面,看见了面如冠玉丶身姿俊秀的姬昌。
“草民姜子牙见过文王,”姜子牙颔首,算是打了招呼,“怕惊了池中鱼,草民便不行礼了。”
“好。”姬昌应声,将一大摞礼品小心搁置在地上,和姜子牙并肩坐着。
“文王可是为了天下百姓招安而来?”姜子牙手中钓竿随风斜,掠过水面。
“非也,”姬昌盯着泛起冷光的鈎子,唇角一挑,“朕欲求永恒的长生。”
3。
天庭。
太上老君拜访玉帝的时候,对方少见的没有窝在那张棋盘上。太上老君绕到庭院,才看见难得穿了一身素净的玉帝。
张百忍站在水榭旁,手握一个红色的拨浪鼓,他映着湖光看着掌中之物,不知道在想什麽。
“参加陛下。”太上老君打断了玉帝的神游。
“免礼。”张百忍将那小孩的物什收入怀中,他整好自己的锦袍,金瞳色浅淡。
“老身听闻前几日杨戬又闹事了,那三位的事情也未了结,骷髅山石矶的轨迹也发生了偏移,如此……实在不符合您一贯的作风。是出了什麽恶事吗?”太上老君斟酌,还是询问道。
“孤只是觉得没必要,都活这麽久了,和小孩子一般见识算什麽。”张百忍思忖几秒,给了答案。
“可天象呈现三日,若不顺,恐有更大的祸患啊。陛下打算如何?”
“时世不与人同,若是天定,那孤自是无力。再说孤并非置之不顾,只是去了,且败了——该走的路孤已走。”张百忍边说边回了寝宫,在太上老君不解的目光下,他拈起一枚黑棋。
小人头戴抹额,华贵的衣装层层叠叠铺开,手执一把山河社稷图化作的扇。
傲然立着,珠光宝气十足。
竟是张百忍自己。
4。
都说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作为龙族的敖丙一直很好奇那是什麽滋味……现在他已老实。明明位居深海,敖丙却体会到焚身之苦。他不愿哪咤看见自己的丑态,只好躲了起来。
好在敖丙成功了,他发现自己长大了,越过天生体弱的桎梏,终于走向成年。
流畅的尾巴,碎钻丶水晶样式的鳞,以及那浮动的银鬃毛。敖丙好奇地观察着成年的自己,他翻滚了几圈,才想起听听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