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六子夺嫡(23)争
这边,苏齐贤觉得此局陈王麾下户部右侍郎被保住了,他微妙的占据了上风。
但,事实是,陈王这边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他的最大最有力的支持者,程氏在近两个月内是分不出馀力给他支持了。
对,就是在此次恩科之前,也就是势力凭空减弱了一大截。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恩科的主考官,绝无可能是陈王的人。
不止是他,赵王,雍王他们的势力也或多或少被暂时减弱了一点。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昭武帝给吏部尚书的那道口谕,要知道,军需案牵连的官员绝非少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都牵连在其中的。
昭武帝此次罢免那麽多官员,然後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吏部尚书,要他解决朝廷一下子少了那麽多官员空缺的问题,不影响朝廷的运转。
吏部尚书可以另给钱让吏部所有官员顶上,辛苦一阵子,但问题是,这麽多官员缺职,这不是说吏部官员想全顶上就能顶上的啊,把所有人累死都做不到。
于是,吏部尚书把主意打到了其他人的头上,陛下虽是给他的批复中说要多多辛苦诸位诸位爱卿,也就是明确了这是让吏部负责,让吏部尚书负责。
但,陛下没指明啊,他没有明确说辛苦吏部诸位爱卿了,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可操作的馀地的。
吏部可以负责大头,其他人多多少少可以支援一点。
也得感谢赵王他们现在与陈王是站在同一战线合力对抗康王的,再加上,他们之间对户部右侍郎下手过,虽然没成功,但不能否认他们没动手,所以,这就让吏部尚书看到了机会。
虽然彼此明确是敌人,但这不是现在还在同一战线对抗康王的嘛,你对陈王的人下手是不是不太好……虽然吏部尚书的话并没有这麽直白,但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这种意思。
其他王爷在确定了吏部尚书会另给钱的时候,便答应了给他一部分人帮忙顶上官职空缺。
在其他王爷都出于表面情分给了五六个人的时候,给吏部尚书十几个人的雍王显得格外突出。
吏部尚书第一时间跑来找陈王,在军需案之後,他不能再瞒陈王任何事。
而且,雍王此举,也的的确确是需要同陈王商议的。
这样的鼎力支持怎麽看都有鬼,前不久,雍王可是也对户部右侍郎下过手的。
陈王看了眼名单,突然嗤笑:“他想要户部左侍郎之位。”
程尚书一下子明白了,“他想要我们帮他夺户部左侍郎之位?”
这麽出力当然是有所求。
“那殿下,您帮吗?”
吏部尚书小心翼翼的问道。
“帮,为什麽不帮。”
陈王慢条斯理的练字,反问。
“可,他……”
吏部尚书有些纠结,雍王前不久才朝户部右侍郎下手过,然後他这就要把雍王的人推上户部左侍郎的位置?
周朝,以左为尊。
怎麽想都不甘心。
“外公,你别忘了,雍王的外家自先帝时起就是封疆大吏,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而且,我那几位皇弟都盯着户部左侍郎的位置呢。”
顾笔意味深长道。
吏部尚书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十几年的封疆大吏,再不把人调回来,鬼知道那片地方会不会被经营的成为雍王的大本营,也就是夺位失败後还能反攻的大本营。
虽然陈王还没登上帝位,但这种远见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登上帝位这个问题就更难办了。
而且,雍王的人不上去,还有其他王爷的人上去,反正怎麽也不会是陈王自己的人上去。
毕竟,衆所周知,户部右侍郎是陈王的人,而户部右侍郎还在任职中呢。
就算是陛下,也不会让户部两个侍郎都是陈王的人。
所以,相比之下,将顾砚的人推上去反而倒是对陈王最好的结果了。
吏部尚书点点头,“臣知道该怎麽办了。”
陈王颔首,示意程尚书可以走了。
最近吏部尚书真的忙到飞起,也就是这件事能让吏部尚书挤出时间跑一趟,不然吏部尚书应该焊死在工位上,不带动的。
在程尚书走後,陈王既无语又好笑,其他人认为是他这一脉势大所以保下了户部右侍郎,他这里,一问,吏部尚书以为是他的力保下了人,以致于对他更加恭敬。
户部右侍郎直接指天发誓若背叛陈王不得好死。
现在就连雍王也来了,虽然吏部尚书没办法用尽全力将他们的人推上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位置,主要是竞争的人太多了。
但,他还是有馀力帮雍王一把,将人推上户部左侍郎的位置的。
不得不说,雍王的决定是正确的,陈王能帮到他。
但,陈王其实蛮疑惑的。
就如苏齐贤所想的,户部是最先搅和进去的,而且後面康王,赵王,雍王,楚王,魏王,哪个没朝户部右侍郎泼过水,那一条条证据罗列下来,抄家灭族都不够的。
但,就这样,户部右侍郎依然被保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