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只父皇,这封奏折就是让满朝文武看,那都是没有问题的。
谁看完这封奏折不同意撤销秦风的副考官位置才是脑子有问题。
“您是认为,秦王在此事里的作用很小?”
程铄小心翼翼的问。
吏部尚书已经忙的团团转,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他几乎抽不出时间来陈王府了,但有朝野大事,他又必须和陈王对头分析下,写信纸倒是可以,但吏部尚书没选这个方式。
他把自己的长子派过来了,当他和陈王之前的传话筒,这样的方式下,陈王和他的谈话就绝不会有泄露的可能性,另外就是,也想借此机会让陈王眼熟眼熟自己的长子。
这样的小心思陈王不会拒绝。
既然没拒绝,那现在看到程铄没能像吏部尚书那样准确理解自己的意思,陈王也没有发火,他已经做好了程铄青涩的准备。
“不,这件事固然是因为顾笔他们无能没管得住人,把柄那麽明显,但我那九弟在此事上的作用一点都不小,如果不是他弹劾,不会有人弹劾此事的。”
“而且,要不是他上奏弹劾,父皇应该也不会那麽快的就换了秦风,怎麽样,都会让苏齐贤和康王辩解一下的。”
面对程铄还是懵懵的眼神,顾墨不着痕迹的呼了口气,他承认,他有点想吏部尚书了。
缓了口气,他解释:“我,顾砚,顾纸,顾画,过了这麽久,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没有考官优势去拉拢学子的准备,去弹劾苏朝这个,不一定能把秦风弹劾下来,而且就算秦风下来了,上去的也不一定是我的人,所以,现下上奏弹劾,不一定会有好处,反而会彻底惹怒苏齐贤和顾笔,得不偿失。”
“而除了我们,其他的朝臣,也不去会上奏,京畿第一世族的名头不是说着玩的,何况是苏齐贤这麽重视的一件事,我们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彻底惹怒苏齐贤他们,朝臣们就更不想了。”
“父皇那边也是一样的,距离会试只有两天了,现在换人其实蛮麻烦的,要换了其他人弹劾,父皇应该会让苏齐贤和顾笔滚进宫里解释,但顾丛嘉,”
陈王说到这里,眼神有点复杂,他们这些人也是父皇的儿子,但跟顾丛嘉一比,就像是捡来的一样,情绪来的只有一瞬间,很快,情绪被压下去,他只有些感概,“苏昭仪才招惹过他,父皇应该是心疼了吧,所以,他弹劾,父皇默许了这场报复。”
程铄:“可,後宫娘娘们还在抄佛经。”
佛经事件无人不知,这就是因为苏昭仪招惹秦王殿下,陛下给出的处罚,顺带波连了整个後宫。
“所以本王才说,父皇心疼他啊。”
程铄默然,对秦王的圣宠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陛下对秦王殿下,是苏昭仪招惹了秦王殿下被罚抄佛经还不够,再加一个康王受创才可以的心疼。
即就是,招惹了秦王殿下,会被攻击两次,陛下会出手一次,秦王殿下出手,陛下会给上支持的报复一次。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毫无馀力的帮助秦王殿下,对秦王殿下示好?”
“对。”
到这时候,陈王显然是已经悟了,之前他一直找不到机会同顾丛嘉说话,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顶头的那位不允许,他不允许他们把顾丛嘉卷进夺嫡的风波里。
从当年宴会上梁国公突然给自己介绍端阳大长公主就能看出来了,而且在那之後梁国公还一直照顾顾丛嘉,并把顾纸他们都弄到端阳大长公主眼前了,给了顾丛嘉一个安安生生的宴会环境。
之前是想着端阳大长公主站位会给自己增加多大的助力,身在局中,没发觉这些猫腻,直到因为没找到合适机会同顾丛嘉谈话而迁怒,几次针对端阳大长公主夫家的一些小动作都没成功时,陈王立刻就意识到了什麽。
立刻放弃针对端阳大长公主夫家的计划,然後暗中观察,但後来的顾丛嘉安安静静的上着课,除了是父皇亲自抚养这个名头外,像先前的特制椅子,抛下宗室出去玩的明显圣宠迹象并不多。
直到现在,有後宫妃嫔抄佛经在前,又有顾丛嘉一纸奏折将秦风弹劾下去在後,顾丛嘉的圣宠与能量毋庸置疑。
既然那位不想他们把顾丛嘉扯到夺嫡风波里,那他就不扯,只对顾丛嘉好,帮助顾丛嘉的方方面面,这样,父皇总不能阻止吧。
总之,顾墨并不想放弃顾丛嘉这个圣宠浓厚的肉包子。
顾墨看见顾丛嘉身上的圣宠,顾墨选择押注,他就赌以昭武帝对顾丛嘉的感情,赌昭武帝会对照拂顾丛嘉的人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