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登位沐则昭免费阅读 > 第86章 第 86 章 科举33(第1页)

第86章 第 86 章 科举33(第1页)

第86章第86章科举(33)

听出昭武帝的意思,朝堂一下就安静了。

原本他们便是在争论要不要同意苏齐贤想要好好安葬儿子和夫人的事情,赞成同意的朝臣有他们的理由,不赞成的大臣也有他们的原因,谁都说服不了谁,可不就吵成斗鸡眼了。

但现在,昭武帝都表态了,苏氏罪名若定下,窃取朝廷银矿的事完全可以说一声国贼,这样的罪名,他们又怎敢去沾染,去给苏氏族人收尸——不论从哪个方面,都是万万不行的。

苏氏目前朝堂最大的势力便就是苏齐贤这个当朝左相了,苏盛这个吏部右侍郎又死了,苏氏的其他人无一不在五六品的官位上,这样的哪能值得他们豁出去去淌这趟浑水?!

说到底,这场争执不过是因为苏氏目前的罪名还没有明文定下,苏齐贤是当朝左相,且是两朝元老,若是直接否决这项提议,会显得他们太过无情,没有同僚之谊,史书记载也不好看。

所以,为了身後名,就会有人投赞成票。

但,陛下既已开口,表了态,那麽他们这些争执都该消弭。

作为右相,庄文君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刻,也要当仁不让,硬着头皮询问昭武帝具体的处理意见,不让风光安葬是一回事,但总不能真的任由苏盛和苏夫人的尸体烂在苏府吧?

他们还是在乎名声的。

昭武帝想了下,“苏盛曾为吏部右侍郎,由吏部安排人安葬,苏王氏……王卿,你们还要这个女儿吗?”

“臣会将苏王氏以平民安葬。“

庄文君退了回去,既已解决,他也不会再因此事触陛下的眉头。

昭武帝这处置让程铄心下凉了一截,苏盛曾为吏部右侍郎,按理来说,他的葬礼应是由礼部安排,而不是由他生前任职的部门主持。

昭武帝此举,无不在诉说苏盛,苏氏的完蛋。

苏氏完蛋,被牵连进银矿分赃的程鑫绝下场不会好。

程铄认清这件事,整个人更颓了,在苏氏还没有彻底定罪的时候,程鑫固然画押,但,由于苏氏还没事,他也暂且安稳着,这就让程铄,程府还心怀希冀。

直到此刻,像是一桶凉水浇到程铄身上,从头到脚,凉的可怕,让他彻底认清事实。

程铄在心里戚戚,而朝堂之上,则早就开啓了另一个议题——此届学子们的授官问题。

虽然还没公布,但殿试的排名已经定下,那自然要考虑授官的问题,此届是恩科,本就是因为朝廷缺少人手而特赦的,这倒是没问题。

问题是,突发事件,苏氏要完蛋了,作为京畿第一世族,苏氏占据了朝堂上的高中低位置的不少,且,与此事有关联的,基本上也完蛋。

那就空缺了不少中高官位出来,比如说御史,御史大夫,吏部右侍郎,吏部尚书之位等等。

这些官位同此届才考上的学子没关系,此事的调任和升迁主要还是在朝为官多年的大臣们。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大臣们调任的调任,升迁的升迁,那原有,五六品级的官位便空出来了。

这倒也不难解决,将地方任职上政绩优等的提到他们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问题不大。

但,朝臣们一时呆愣,好似没反应过来陛下说了什麽。

什麽叫‘欲为此届科举学子授六品官。”

待他们反应过来时,劝告之声不绝于耳。

“不可啊!陛下!”

“此举有违祖制啊!”

一时间,群情激奋,多位大臣脸上都是明显的不赞同之色,但,昭武帝却还是那样平静。

“祖制?”他反问,“是苏齐贤授官七品,半个月到六品的祖制?还是程鑫授官七品,一个月晋升的祖制?”

他好似就这麽一问,语气中也并无多大的怒气,但,一时间,像是被扼住脖子的鸭,静寂无声,不少人脸都憋红了。

不管怎麽说,世族子弟的仕途是比寒门子弟的仕途要平顺百倍,就比如,苏齐贤和庄文君,同样的状元,同样的受先帝看重,但一个爬到右相只需七年,一个用了十四年,这还是庄文君押对了宝的情况下。

世族晋升如此容易,那他拉一把寒门又如何呢?

朝堂之上,世族一系被怼的无话可说,只是心里暗恨,苏齐贤和程鑫真是害苦了他们,陛下是动了真怒——迁怒于世族的晋升,并拔高寒门的起点。

虽说世族子弟也在其中,但是若是原本的授官品阶,世族就是要比寒门晋升的快,但现在,寒门被拔高了,七八品晋五六品背靠家族势力容易升。

而自古,五六品晋升三四品就是一个分水岭,根本不是能以家族势力升迁的。

相较之下,此举,是寒门占优。

被怼了,还怼的那般狠,他们说话一下就小心委婉了起来。

朝臣们小心的觑着昭武帝的脸色,开口过了几道弯:“陛下,今年的学子于笔上作答皆很出色,想必平日里是苦读诗书的。”

言下之意,纸上功夫很好,但,实事怕是没做过,这样的,恐不能有胜任六品的能力啊。

一级一级升,没问题,朝臣没意见,但是,陛下他有不同意见啊!

昭武帝想要将空缺的五六品官位授予此次恩科的学子,且人家还有人家的道理。

总结下来,即就是,地方任职官员都是老油子了,小心思不少,年龄也大了,既然今年赶巧,碰上这麽多官位空缺,本次恩科又是为了朝廷缺人特赦,那让这些学子从五六品的官位做起又何妨?!

听着朝臣委婉的劝告,昭武帝面色平淡,大臣们并不能从昭武帝的脸上看出些什麽。

“陛下?”

庄文君试探性的问道。

此言也是有理的,科举授官起始在七八品也是经过前人检验的,就是为了让这些读书读的好的学子们在任小官时掌握做实事的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