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登位沐则昭免费阅读 > 第129章 第 129 章 立储16(第2页)

第129章 第 129 章 立储16(第2页)

这,像是要立赵王为储的样子吗?!!!

若是自己所想没错,那,陛下就会以工部左侍郎贪墨的罪名为由头,牵扯到自己头上,而後,处罚赵王,为储君立威。

工部尚书苍老的眼眸明明灭灭,赵王就是陛下精心为储君选择的磨刀石,且,因为陛下心疼储君,赵王这磨刀石还自带缺陷。

工部尚书知道他现在的猜测有些荒诞,且,没有道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都当了这麽多年工部尚书了,脑海里冒出猜测总归有其根源。

若真如此,他萧家的下场只怕是比苏氏尤有胜之,工部尚书不怀疑以陛下对秦王的爱重程度,他一定会以最雷霆的手段让秦王坐稳储君之位。

萧氏不能赌,也赌不起。

工部尚书为官几十载,他所忧所虑必有根源,尤其,覃氏已经做出举动的当下,族老们相继同意。

而,工部尚书则同刑部尚书一眼,火急火燎的进了宫。

不过,他们俩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刑部尚大义灭亲清理了朝堂上大批覃氏族人,而自己和另一个小覃爱卿留下了,而刑部尚书又年老,可以预见,最终朝堂上覃氏剩的也只是小覃一人。

而工部尚书呢,他道:“工部左侍郎贪墨如此之巨,臣作为其直属上司未能约束,且今日他的罪责才曝光于衆,这是臣之失责,臣自请罚,带领家族小辈,前往卫城,将功赎罪,将卫城的建筑再度夯铸。”

工部尚书这话很有意思。

首先,“未能约束,今日罪责才曝光于衆”,工部尚书承认,他一直知道工部左侍郎贪墨的事情,这是他的失责,他认罚。

其次,瞧瞧他说的罚是什麽,再度夯铸卫城的建筑,是,工部尚书今年年龄也不小了,带领一直在京城的小辈去往边疆出一份力的确能算是将功赎罪,毕竟,卫城都好多年的古建筑了,尤其是今年人来人往,用的也多,的确需要再度修补,且,工部尚书没说要材料,要银两之类的,也就是说,这笔钱和技术工部尚书自付。

这样看来,将工部尚书发往边疆修筑卫城,的确算罚,在加上萧氏的家族子弟,这罚都能算重了,毕竟,以往去往边疆的不过是工部的工匠,哪里需要工部尚书和族中子弟亲自去。

但,有一个问题,第一,卫城互市是顾丛嘉先提出来的,这个,是昭武帝的功绩,更是顾丛嘉的。

现在顾丛嘉又提出了给军中将士从互市里分更多的银两,可以预见的是顾丛嘉对于卫城互市的重视只会多不会少。

然後,在这个关头,工部尚书说他来请罚,自愿去往边疆……

昭武帝看着工部尚书,意味深长:“朕以往不知,爱卿竟如此担责。”

工部左侍郎贪墨,顶多算工部尚书知情不报,失责之罪,昭武帝原本想的是,这件事里添上赵王,那就可以问责,工部左侍郎那麽多年贪墨的银两到哪里去了?工部尚书不可能不知情,再加上,之前科举,赵王有一位副考官,昭武帝查到这位副考官可是帮了不少囊中羞涩的学子,这一切都能连起来……虽然,工部左侍郎就是纯贪墨,府中埋了不少钱财,这也是他为什麽能一口答应补上的原因,虽然贪墨,但一笔没花……这也是个人才。

不过没关系,管他花没花,昭武帝这样问,就可以这样定罪,将赵王以及萧氏作为储位之位稳固的基石。

要,无人敢冒犯储君,挑衅储君。

结果,工部尚书来的倒快,说的话也怪有意思的。

昭武帝陷入了思索,看着工部尚书,他在想究竟要不要放过工部尚书,并让其搭上顾丛嘉。

顾丛嘉缓缓从昭武帝身上爬起来,打了个哈欠,朝着昭武帝挤眉弄眼,这种冤大头的事情可不多见。

工部尚书看着从陛下身侧爬起来的秦王殿下,再度肯定了自己的决定。

昭武帝看着已经揪住自己衣袖的手,无语片刻,又望向了工部尚书:“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