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点,或许是他唯一的机会。
让大皇兄往户部观政,迟迟不批复臣子们推举储位的密折,如果他还看不出父皇根本就是属意于大皇兄,那就不必再来争了!
二皇兄已经被他踢出了局,只要大皇兄没了,父皇又正病重,父皇除了传位于他,还能给谁?
正如乾宁二十八年元徽太子意外薨逝,当时他的祖父难道看不出真凶是谁?
但为了大周安稳,也必须在剩下的儿子里面选出最合适的继位人选,不光不能惩戒,甚至还要为了巩固新太子的地位为他扫清障碍。
如今……也是一样。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父皇是真的病重。
这又与乾宁年间的情况不同,乾宁二十八年时,乾宁帝虽然身体还算康健,但年纪大了,成年的儿子就那么四个,最小的晋王眼看还够不着储位,所以他的父皇敢直接下手。
而现下,他的父皇可是正当盛年,若是根本没病,他这样做,就是自掘坟墓。
三皇子把玩着从张水生那里拿到的瓷瓶,心中权衡半晌,低声自语道:“如何确认呢?”
收买太医偷看脉案,收买御前的人,还是利用后妃试探?
其实,还有最快最直接的法子,他能想到,但并不敢去做。
三皇子越长大越明白自己的父皇是如何的深不可测,寻常手段恐怕不起作用。
他转着手中装着蓖麻子的瓷瓶,轻声道:“若是病重,还能去秋狩吗?即便去了,还会亲自上马射猎吗?”
建昭十六年七月中旬,二皇子残害手足,证据确凿,被皇帝封为幽郡王,打发到宁首山看守皇陵。
下旬,削怀庆公主食邑三百户,令随夫迁居博陵,无召不得入京。
八月,群臣奏请秋狩,皇帝准奏,令大皇子萧烺代君出狩,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及宗室百官随行。
此令一出,满朝皆惊。
大皇子殿下不是身体羸弱吗,如何能去秋狩?
依祖制,代君出狩的只能是太子殿下,陛下其实属意于大皇子殿下?
陛下身强力壮,为何此次不亲自前往平城?
尾声
无论朝臣如何猜测,皇帝命令已下,绝无更改的可能。
九月初,大皇子萧烺带着其余皇子和随行的臣子宗室们在正阳门辞别皇帝陛下,一路往平城而去。
他的穿着一如往常雅致素淡,只是换了窄袖修身的方便衣衫,因尚未及冠,只用玉簪束发。
但在熹微的天光之下,跟在他身后的众人恍然发现,一直以来让朝臣惋惜的那个面覆病气的大皇子殿下,今日里正若徐徐升起的朝阳一般,耀眼夺目,尽显少年锋锐,哪里还能看出身体孱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