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去就和他说。”
李婶话落音,见门外站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夥子,正四处张望,看见门里的他们开口道:"这可是于记咸菜。"
于江绾见人上门,让李婶坐会,她朝着门外的小夥子应了声,迎了上去。
家见朝他走来的是个年轻的妇人,想到他娘打听到的消息,知道眼前的人应该就是买咸菜的于氏。
他出声问道:“你这咸菜可是一文钱一碗,一坛子十分?”
于江绾没有见过眼前的小夥子,应该是外村的人:“正是。”
蒋文上前看着桌上摆着两个木桶,一个里面是白菜,一个是萝卜,仔细的打量着,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于江绾见他看着桶里的泡菜,主动道:“咸菜可以先尝後买,我夹些给小兄弟尝尝?”
“不用,萝卜和白菜各要一坛子。”蒋文掏了二十文递了过去。
于江绾见他直接一下子买两坛,没有丝毫犹豫,出声道:“小兄弟两坛子咸菜可要送上门,每坛只要多出一文。”
蒋文来之并没有听说于家的咸菜还能给人送到家里,追问道:“最远能送到哪?”
于江绾:“五里地内都送。”
五里地一来一回一个多小时,再远一天跑不了几趟。蒋卫一听五里地,集市和附近几个村都在内,嫌远的可以多出些钱送上门,他擡头看向眼前的妇人,这妇人好生会做生意,怪不得他家近来买咸菜的人少了许多。
于江绾见眼前的小夥子又盯着她看,正觉得奇怪时,他摇了摇头,示意不用送。
于江绾伸手借过钱,开始给他装咸菜。
一旁的文哥儿见阿姐在忙,去厨房洗手准备帮忙,李婶将人拦下,让他去玩,她上前帮忙。
于江绾见李婶拿起另一个坛子装咸菜,朝他笑了笑道,两人一起装起了咸菜。
两坛咸菜装完,蒋文将带的绳子将两个坛子捆好,拎着就走。
于江绾见李婶一直盯着买咸菜的小夥子,出声道:“婶,为何一直盯着他看?”
“这小夥子看着有些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李婶又想了想,还是没想起在哪里见过
于江绾见李婶皱着一张脸怎麽也想不起来,想到那种怎麽也想不起来的难受感,替她想了个回道:“可能是哪次路上碰见过。”
可能真的像绾儿说的那样曾在路上遇见过,李婶想到这便不再多想,一直待到周九思回来才离开。
周九思将手里的六个小板凳放下,喊道:“三嫂,板凳我放哪?”
“放院子里,来人了也能坐,有问杨木匠床的事吗?”于江绾从里屋探出头,拎着一桶泡菜走了出来。
“问了,说快的话下午就能好,慢的话明日,到时候让人送上门。”周九思一到杨木匠家就催着他赶紧做三哥他们要的床。
杨木匠一开始不应他,後来实在被他催烦了,才答应给他加快做。
有了板凳,几人吃饭再也不用站着,晚上周子正一回来就看见院子里的小木凳。
于江绾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见是周子正:“回来了。”
她说完毛驴身上驮了两个大篮子,上前伸头朝里看,睁大了双眼,篮子里面放的是石磨,立即转头看向身边的子正。
买了驴後于江绾就一直想买个大石磨,之前因为于家的事耽搁了,想着过段时间再买,没想到周子正今日就买回来了。
她真的好爱周子正这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行动力。
周子正见她目光炙热的望着自己,有些不自在的咳了声:“九思呢?”
于江绾出声回道:“下午不是很忙,有一户集市的买了两坛咸菜,要送上门,就让九思去送了,送完正好回家。”
院子里的毛驴见两人不动,叫了声,于江绾这才想到毛驴身上还背着石磨:“快进来,把篮子拿下来。”
她劲轻,周子正没让她帮忙,将毛驴身上的篮子拎了下来,将篮子里的石磨搬了出来。
“石磨放哪?”
于江绾在院子里看了一圈,指着院角:“枣树边。”夏天有枣树树荫的遮挡也能凉快些。
周子正将石磨搬到柳树下拼好,于江绾站在一边看着,他一拼好,她上前摸了摸,有了石磨,她可以做更多的吃食了。
一直被晾在院子里的驴又叫了声,石磨边的两人转头去看。
“它是不是饿了?”于江绾见毛驴不停的在原地打转,问着身边的周子正。
“我去喂食。”周之正说完去里屋抓了把豆子,又拿了些谷草。
于江绾还剩一个菜没炒,他喂完驴,饭差不多好了:“你喂完来吃饭,我有事和你说。”
周子正应了声,喂着一直叫的驴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