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不醒宴百度 > 第131章 终章 天迟早会亮的(第2页)

第131章 终章 天迟早会亮的(第2页)

动作没有丝毫犹豫,却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决绝。

“传于天督府,”沈明堂的声音沙哑,将那道没有墨迹却盖了玺印的“密旨”递给老太监,“左延朝。”

老太监双手接过那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绢帛,手心全是冷汗,躬身退下。

当夜,另一道明发的诏书从宫中传出,昭告天下:

“皇五子清珏,天资敏慧,然自幼体弱,近因沉疴复发,药石罔效,于永隆十九年腊月廿七薨逝,朕心甚恸,着辍朝三日,举国同哀。丧仪事宜,由礼部丶宗人府会同办理。钦此。”

诏书措辞简洁,没有说明具体病因,也没有提及任何与西域相关的字眼,只以“沉疴复发”一笔带过。

帝都内外,一片哗然,却又在无形的压力下迅速归于一种诡异的平静。

百官们心照不宣地垂下眼帘,陛下杀的?二殿下杀的?萧羽杉杀的?还是某个忠于社稷的良臣杀的?

无人敢深究。

五皇子沈清珏,这位曾经野心勃勃丶搅动风云的皇子,就这样以一种充满疑云的方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没人知道那夜潜入的黑影是谁,没人知道那杯残留的毒酒是自愿饮下还是被迫灌入,更没人知道皇帝那道没有墨迹的密旨上,究竟写了什麽。

就在五皇子“病逝”的消息传遍帝都的同时,天督府督主左延朝接到了皇帝的第二道密旨。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耽搁,密旨到手不过一刻钟,右指挥司指挥使尹万秋便带着一队如同影子般的黑甲府卫,手持密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督府衙门。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他们直奔城外而去。

半个时辰後,在帝都城外南侧一处山庄里,一个身着夜行衣丶正试图销毁最後一点痕迹的身影,被尹万秋带着人“堵”了个正着。

没有激烈的反抗,那黑衣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兜帽下露出的眼睛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尹万秋展开密旨,声音冰冷地宣读了皇令。

黑衣人沉默地听着,没有任何辩解。

当尹万秋念完“押入天督府地牢,严加看管,无旨不得探视”时,黑衣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主动伸出了双手。

沉重的镣铐锁住了手腕,在几名府卫无声的押解下,黑衣人步履平稳地走出了山庄,如同走向一个既定的归宿。

很快,这行沉默的身影便消失在帝都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

天督府地牢最深处,一道沉重的玄铁门在黑衣人身後缓缓关闭,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哐当”声,隔绝了内外所有的光线与声音。

黑暗彻底吞没了那个身影,也吞没了关于五皇子沈清珏之死的最後一丝可能被挖掘的真相。

帝都的天空,依旧笼罩在权力更叠与秘密埋葬的阴云之下,等待着下一个破晓,或者下一场风暴。

西域的风,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它卷着戈壁的沙砾,日复一日地抽打着鸿滇新城那尚未完全干透的土坯城墙,发出呜呜的如同呜咽般的声响。

城头新插的褚字军旗,在烈日与风沙的轮番摧残下,边缘已开始泛白丶破损,却依旧倔强地飘扬着,如同一个固执的守望者。

任久言就站在那面军旗之下。

他几乎成了这座新城墙的一部分,每日天光尚未破晓,当守夜的士兵还在揉着惺忪睡眼换岗时,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城头最高的垛口处。

他面朝着东方,那是帝都的方向,也是萧凌恒离开的方向。

目光穿透弥漫的晨雾和远处起伏的沙丘,投向那目力所不能及的丶被无数关山阻隔的遥远之地。

永隆二十年五月,五个月期限已到,萧凌恒没有出现在沙漠之上。

但任久言并没有寻死,连眼泪都不曾掉过一滴。

日升月落,风沙轮转。

整整五个月。

一百五十二个日夜。

三千六百四十八个时辰。

每一刻,都如同在滚烫的沙砾上艰难跋涉。

时间,在这无望的等待中被拉得无限漫长。

任久言清晰地数着每一个日子,他在城砖不起眼的角落,用匕首刻下一道道浅浅的划痕,每刻下一道,他的心就往下沉一分,却又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强行托住,因为他不信。

他不信萧凌恒会食言。

他不信那句“等我回来”会变成空谷回音。

他不愿信。

他不愿信。

他拒绝去设想最坏的结果,他告诉自己:帝都路途遥远,朝堂事务繁杂,战功评定牵扯多方,萧凌恒身为破鸿滇的主将,述职之後定有许多後续要处理,定是被耽搁了。

一定是这样的。

一定是的。

只要他等下去,那熟悉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地平线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