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章罗氏的催命符
许是太过震撼,罗妈妈都忘了按住人,罗氏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就你那瘸腿儿子,还想我们赔上三万两嫁妆?你怎麽不去抢!”
三千两,咬咬牙还行,三万两,这是害她命啊!
罗氏作势要去掐王夫人的脖子,被王夫人身边贴身嬷嬷挺身拦下。
王夫人惊魂未定,看着被嬷嬷拦住,还冲自己张牙舞爪发疯的罗氏,她色厉内荏道,“你女儿身败名裂,莫说我们这般门第,就是寻常人家都不敢娶!三万两让她高嫁伯府,已经是你们李家祖坟冒青烟了!”
罗氏朝她脸上狠狠啐了一口,“三万两,我何不将我女儿养在身边一辈子?又何苦叫她去嫁给一个瘸子!”
王夫人早料到她会这麽说,冷笑一声,“让你女儿嫁给我儿子,你觉得三万两不值,那你家探花郎的仕途,可值三万两?”
罗氏在半空挥舞的手脚一顿,三角眼微微眯起。
虽未说话,但王夫人知道,自己已经拿捏住了李家人了。
罗氏固然疼爱女儿,却更在乎儿子的仕途,儿子毁了,整个李家就毁了,到那时,更别提李素素嫁人的事。
“我伯府在上京虽不是数一数二的勋贵人家,可要拿捏一个小小探花,还是轻而易举的。”
在见过李彻之後,王夫人就坚信李家会答应她的条件,“若李素素成了我的儿媳,你我两家便是姻亲,便是一家人,官场之上,我自会叫我兄长多多提携,就譬如眼下入翰林一事……”
王夫人出现後,李彻自始至终表现得都很冷静,但亲耳听到王夫人的许诺,他搁在膝前的大手微微蜷起,已然动摇了。
忠勇伯府的门第,不过是仗着祖上荫封,他还没把人看在眼里,可王夫人的兄长王仰止,那可是内阁次辅,与首辅张淮虚同在朝中,共持朝政,平分秋色,地位绝不亚于自己的岳父。
若有王阁老出手相帮……
李彻突然心跳如鼓。
停职多日,四处碰壁,已让他倍感煎熬,再加上妻子的冷淡,更让他心灰意冷,如今面对王夫人突然递出的橄榄枝,他很难不心动。
罗氏打量李彻的神色,也渐渐恢复冷静,她一妇道人家不懂官场,可看儿子的反应便知,王夫人的兄长一定是位厉害角色。
一面是儿子的仕途,一面是女儿的姻缘,罗氏心中那杆秤开始缓缓倾斜。
往好处想,三万两,买儿子平步青云,再加女儿一个伯府少夫人之位,如何算,这笔买卖都值得一试。
王夫人将这母子的反应看在眼中,最後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事情,成了。
她搁下茶杯,缓缓起身笑着说,“若你们考虑清楚了,你我两家婚约,照旧。”说完便要离开。
罗氏忽然喊住她,“王夫人且慢,这三万两实在不是比小数目,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拿不出来。”
“你拿不出,难道你的好儿媳也没有吗?”王夫人回眸,看出罗氏脸上的为难,叹声道,“罢了,就给你们半年时间,明年正月,正式定下婚期,届时你可不要反悔,至于我的诚意,过几日自会送到。”
她从兄长那儿得了消息,陛下是铁了心站张首辅,约莫在明年开春就要正式推行新政,伯府最迟得赶在这之前填上窟窿,否则上头必定先拿伯府开刀,杀鸡儆猴。
至此,事情谈妥,王夫人翩然而去,琼华堂内,罗氏与李彻相对而坐,静默良久。
罗氏终于下定决心,“彻儿,既然这门亲事关乎你的仕途,你也该想想办法劝服赵氏。”
李彻自己也清楚,赵清仪若不出手,他们就是变卖全部家産也凑不出这笔数目。
但他更清楚,自己母亲手里绝对还有一笔钱。
“母亲。”黑夜之中,李彻声音略显嘶哑,“你手里还有多少银两?”
罗氏一愣,警惕起来,“什麽银两?”
李彻并不惊讶她的反应,淡淡道,“母亲不必同儿子装傻宠愣,这些年你做了什麽,儿子都知道。”
罗氏屁股险些从椅子上滑落。
李彻眼睛死死盯着她,犹如猛兽盯着猎物,“我会让赵氏出一部分,但三万两实在太多,若全问她要,来日我便是入了翰林,也将颜面无存。”
罗氏用力抓着椅子扶手,知道瞒不住,闭眼咬牙,“……最多一万两。”
“两万。”李彻面不改色,“只要过了这个坎,往後母亲的事,儿子便不再过问。”
罗氏背着他做下的那些事,他可以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我能顺利入翰林,将来想巴结母亲的人,只多不少。”李彻沉声,循循善诱。
罗氏渐渐冷静下来,左右权衡之後,忍着割肉的痛应下了,“两万……就两万吧,不够的,我让罗贵去做。”罗贵是她娘家弟弟。
“母亲有数便好。”
李彻起身离开了琼华堂,他本想先回自己院子,改日再同赵清仪商议,可出了琼华堂便意识到不对。
王夫人闹出这麽大动静,揽月阁不可能听不见,却迟迟没有派人前来,只有一个可能,赵清仪故意的。
想到她居然故意把伯府的人放进来,在王夫人刁难李家时袖手旁观,他心下莫名生了把火,脚步调转,怒气冲冲地往揽月阁去。
这个点儿,赵清仪准备歇下了,正在房中对账,听到门外响起两个婢子给李彻请安的声音,默默将案上的账册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