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学渣上学,女神退役
UFL世锦赛的金腰带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被郑重地陈列在“西楼”总部的荣誉墙上。然而,属于刘凌的“战斗”并未结束,反而以另一种更汹涌的态势席卷而来。
媒体采访的邀约堆满了助理的案头,闪光灯几乎成了刘凌生活的背景板。商业代言合同像雪片一样飞来,从顶级运动品牌到高端科技産品,每一个都想沾上“世界冠军”和“心域代言人”的光。社会活动丶颁奖典礼丶慈善晚宴……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刘凌穿着华丽的礼服,站在聚光灯下,得体地微笑,回答着千篇一律的问题。
“刘凌小姐,卫冕世界冠军的感觉如何?”
“您如何评价‘心域’技术在您夺冠中的作用?”
“作为女性格斗家登顶世界之巅,您有什麽想对年轻女孩说的?”
起初是荣耀和兴奋,但很快,一种沉重的疲惫感像湿冷的藤蔓缠绕上来。每一次完美的微笑,每一句滴水不漏的回答,都像是在加固那个名为“完美偶像”的透明枷锁。回到酒店房间,卸下妆容和礼服,巨大的空虚感和迷茫便会悄然袭来。世界冠军拿到了,然後呢?“心域”的安神程序能缓解赛前的紧张,却驱不散这份深层次的丶源自未来的茫然。
“阿凌,明天上午那个慈善午宴,我帮你推了。”李峖莳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干脆,“你需要喘口气。”
刘凌把自己陷进沙发里,揉着发胀的太阳xue:“又推?品牌方那边会不会…”
“品牌方我来沟通。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站台,是休息,不要给自己找不痛快。”李峖莳的语气不容反驳,“听我的,推掉。下午给你约了顾教练,就单纯活动下筋骨,不打实战。”
刘凌心里一暖,那股无形的压力似乎被李峖莳强硬地撕开了一道口子。“……好,听你的。”她长长舒了口气。
刘凌的压力暂时被李峖莳挡在外面,但“西楼”集团内部的压力却随着世锦赛的巨大成功而指数级增长。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着。各部门主管语速飞快地汇报:
“康愿那边预约排到三个月後了,康复师严重不足,新招的人跟不上。”
“还有个大的国际订单!三个国家的格斗协会想引进‘心域’系统做国家队心理调适,报价和定制需求都发过来了,技术部快疯了!”
“我这边接了个投诉,艺动空间旗舰店刚开,人手不够,服务跟不上,网上已经有差评了!”
“还有供应链,”又一个管理层苦着脸,“山寨货是打掉了,但我们自己的传感器産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暴涨啊李总!”
李峖莳坐在主位,眉头紧锁。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混乱和服务质量下滑,像暗礁一样浮出水面。她敲了敲桌子,压下嘈杂:“都安静!”
会议室瞬间静下来。
“问题我清楚了。”李峖莳的目光扫过衆人,带着一种经过淬炼的沉静,“‘西楼’已经不是旧厂房里的小作坊了。现在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靠我们几个亲力亲为,靠大家凭热情硬撑,走不远,也走不好。”
她看向王韵和张亦然:“王经理,张律,立刻啓动猎聘程序。我要最顶尖的CEO和CFO,有国际视野和大型集团管理经验的。钱不是问题,西楼需要专业的掌舵人。”
她又转向人力资源总监:“配合王经理,重新梳理集团架构,各部门权责丶汇报线要清晰。同时,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技术研发丶国际业务和客户服务。”
最後,她看向刘凌(刘凌也参加了会议,但主要是旁听):“刘董,技术层面尤其是‘心域’的核心升级和産能扩张,还需要你多费心。”
“没问题。”刘凌点头。
“散会!”李峖莳雷厉风行。然後就是苦笑,她躲到没人的地方又拿起桌上那份高级管理课程的宣传册——她得去充充电,总不能一直当个‘野路子’总裁。
深夜,“西楼”顶层的总裁办公室还亮着灯。李峖莳面前摊着几本厚厚的管理学和财务大部头,旁边是写得密密麻麻丶画满各种箭头和问号的笔记本。她抓了抓头发,一脸苦大仇深,对着其中一页念叨:“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财务丶客户丶内部流程丶学习与成长……後面是啥来着?哎!”
门被轻轻推开,刘凌端着两杯热牛奶进来,看到的就是李峖莳对着书本“龇牙咧嘴”的模样。
“还在啃呢?”刘凌把牛奶放到她手边,忍不住笑。
李峖莳自小成绩就没突破过中上,纯种校园小透明。此刻她哀嚎一声趴到桌上:“别提了!看一行忘一行,这些术语绕得我头晕!什麽SWOT分析丶波特五力……”她指着书上一段,艰难的读句子:“‘通过优化价值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每个字我都认识,连起来不像汉语啊!”
刘凌坐到她对面,支着下巴看她,眼神里满是笑意和……某种越来越藏不住的欣赏。“那下午听你跟猎头公司开会,分析我们集团的优势劣势丶需要什麽样的CEO,条理清晰,一针见血,把人家都镇住了,又是怎麽回事?”
“啊?那个啊?”李峖莳坐直身体,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锐利,“那不一样!那是实际问题啊。我们缺什麽?缺能把盘子稳住丶带我们走向国际的人。需要什麽样的人?得懂技术壁垒搞得了‘心域’丶懂体育健康産业丶还得能整合格斗馆丶康愿丶艺动空间这些看似不搭界的业务,形成组合拳。至于书上这些模型……”她嫌弃地戳了戳书本,“像紧箍咒,总觉得它们要锁死我。”
的确,高级管理课程的教室里,同学多是海归精英或企业二代。李峖莳坐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厚厚的教材,密密麻麻的英文术语,复杂的财务模型,看得她头昏脑涨。然而,当教授抛出复杂的商业案例,要求小组讨论解决方案时,那些世家子弟和海归精英们引经据典,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总感觉隔靴搔痒。
轮到李峖莳发言。她放下那本画满小人的书,清了清嗓子,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面对的是一份需要拆解的对手资料。
就像现在,她拿起笔,在摊开的集团组织架构草图上飞快地写写画画,圈掉一个个冗馀的环节:“这里信息传递太绕了,效率低下,该砍就得砍!”又点着一个新设的部门,“这里,国际业务部必须独立出来,专人专事,不能跟国内市场混在一起打架。”
刘凌看着她侃侃而谈,手指在图纸上飞舞,眼神专注而明亮,那种在具体事务上惊人的理解力丶穿透复杂表象抓住核心的执行力,与她对着书本抓耳挠腮的“笨拙”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像某种致命的吸引力,让刘凌的心跳都跟着李峖莳的笔尖颤动。这个在知识海洋里“笨拙”挣扎却又总能找到航向的李峖莳,简直……可爱得让她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