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执宜出征临行前和老大做爱,抱操
次日,休沐。
段执宜难得睡了个懒觉,但晨起用过早饭後,他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一天的学习,上午先是跟着老大学半个时辰的兵法,然後跟着老三去演武场练半个时辰的骑射。
练武结束後,段执宜喘着粗气说:“再加练两刻钟。”
段君立拿帕子给他擦汗,不认同地瞅着他,“世子,训练要循序渐进,一次性过量没什麽好处,戒骄戒躁丶稳打稳扎才是正途。”
段执宜知道这话没错,可他昨日才刚被自己老子点过,怎麽可能不焦躁?
“这道理我会不懂吗?要你多嘴!”段执宜没好气地抓了老三裤裆一把,转身就气呼呼地走了。
“呃”段君立没被抓疼,反而被抓爽了。他心虚地朝四周瞅了瞅,见没人注意到他们,他才赶紧追上去,“世子,等等我。”
段执宜气鼓鼓地不说话,任由老三跟个狗子似的在他旁边蹿上蹿下地哄他开心。
两人走到前院,段执宜隐隐听到外面有动静。
正巧有小厮要往外面走,段执宜把人叫住问道:“外面怎麽那麽吵?”
小厮恭敬回道:“李尚书丶尉迟尚书等六部尚书各带着所部官员站在将军府大门外,求咱们将军登基。”
最後这俩字小厮刻意压低了声音,神色间很是敬畏。
段执宜没想到会有这麽一出,打发走小厮後,他低声问老三:“你觉得父亲会怎麽做?”
段君立一脸困惑地摇了摇头。
段执宜笑了下,“我就该知道,问你有什麽用。”
段君立被鄙视了也不生气,依旧屁颠颠地跟在自家老婆身後。
段执宜直接去清晖院书房找自家老子打听消息:“父亲,外面那麽多人站着不走,咱们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堵在咱家大门口吧?”
段赤心正在气定神闲地练字,闻言擡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觉得我现在该怎麽做?”
段执宜斟酌着道:“《礼记》有云,「三辞三让而至。」如今群臣正是第二次请求父亲称帝,按礼法,父亲该辞让不应?”
段赤心皮里阳秋地笑了下,也不说对与不对,低头继续练字。
段执宜只能耐着性子在一旁陪着。他知道,他家老子这是有意磨他的性子,越是在大事关头,就越是要沉得住气,哪怕心里再着急想知道结果也得耐心等着。
过了会儿,赵将军走进书房,禀报道:“将军,我已经按你的说法把那群人打发走了。”
段赤心搁下毛笔,旁边立刻有小厮把一方干净的湿热帕子呈给他。
段赤心接过帕子擦手,从容问道:“那群人怎麽说?”
赵将军肃容道:“他们说将军是天定明君,如今天象有异,天命早已不在「雍州段氏」,而在「河东段氏」。”
「雍州段氏」说的是如今的皇家段氏,他们发家于雍州。
「河东段氏」指的则是将军府段赤心一族。段赤心早年带着沙陀部落经略河东,後来把族人安置在那儿,也就有了「河东段氏」一说。
“呵。”段赤心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把帕子扔回到小厮手里的托盘里。
段执宜本来很肯定自家老子的意图,可如今见他家老子似乎对皇位不屑一顾,他又不太确定他家老子到底是什麽想法了。
之後几天,百官没再来将军府请求段赤心登基,一切似乎恢复如常。
但段执宜知道,这种平静只是假象。「魏王」死了,如今皇位空悬,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迟早又会来求他老子登基。
然而,朝臣再一次的请求还没到来,边关告急的消息却先一步传进了京都。
在这种危急关头,段赤心做了一件令衆人讶异的事情。
“国不可一日无主,「嗣王段文」仁孝敏睿,当为仁君。”段赤心一言定音,亲自推段文坐上龙椅。
群臣无不惊诧。
一直鲜少发言的户部尚书摇头叹道:“神器易命!”
他手底的郎官低声问道:“尉迟尚书何出此言?”
尉迟尚书低声道:“今日之前,或许还有人不服段赤心。今日之後,无人不服段赤心。”
有些年轻或是浑噩的官员还没懂其中关窍,但那些官场老狐狸早已明悟尉迟尚书的话中深意。
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