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七零之娇娇媳 > 第757章(第1页)

第757章(第1页)

第757章

上车前,温瑾瑜最后回头看了一眼。

平台大门没啥装饰,连块牌子都是木头的,刷得还不均匀。

可她心里踏实。

“等我回来。”她冲张玉兰说。

“你可别真待香江不回来了。”张玉兰嗓子哑哑的。

“我回来给你带香烟。”

车一发动,研究所那排旧墙在身后越拉越远。

谁也没吭声,一路上就听风灌窗子,偶尔有只破鸡在路边扑腾几下。

火车坐了两天一夜,又转长途车,赶到香江那会儿,天刚黑。

港口那边灯火通明,跟内地简直是两个世界。

温瑾瑜一脚踩到码头,先是一愣——街上姑娘穿得花里胡哨的,还有人在大街上发糖果和小广告。

“致远,这地方怕不是来错了。”她低声嘀咕。

秦致远笑了下,“咱不是来看热闹的。”

迎接他们的是一位香江工商处的秘书,穿得体面,说话也圆滑,一见面就先寒暄:“温同志,秦同志,欢迎欢迎!我们这次会议规格不低,全国好几个单位都来人了。”

“你们是第一个从内地技术所直接参会的单位,我们领导都很重视。”

“今儿先安排你们住下,明儿开幕之前我们会有人带你们熟悉流程。”

住宿是香江九龙一间小旅馆,房间不大,床是竹席,桌上摆着一壶热水和两只搪瓷缸子。

温瑾瑜也不挑,放下行李就坐下了:“这地方还能住人。”

“你以为香江就全是大饭店?”秦致远解着包袱,“咱不是来享福的。”

第二天一早,香江科研展示交流会正式召开。

地点选在香江工业会展厅,门口铺了红布,站着一排穿制服的接待员。

温瑾瑜和秦致远一进门,立马有人认出他们来。

“那是内地来的温同志,光启平台那口炉子就是她带人做出来的。”

“听说她当年在乡下扫盲班干过几年,后来自己考进研究所。”

“啧,这种人能带队?内地现在也流行靠关系?”

耳朵里进的全是风言风语,温瑾瑜一点没搭理,脚步不快不慢,一直走到展示区。

他们平台分到的摊位不大,一张桌,一块布,后头立着一块“农村节柴炉结构简图”。

旁边是几个台大的研究人员,展示的是啥“太阳能加热原型”。

再过去是岛国那边带来的什么“空气压缩转动马达”。

那器材、那说明书,全是英文字母,还有几页图纸看得密密麻麻。

张贴的照片上,还有白大褂的人站在钢架车间里。

秦致远看了一眼,低声说:“我们是不是。。。。。。有点寒酸。”

温瑾瑜一边展开炉子结构剖面图一边说:“我们不是来比派头的,是来让他们看,我们做的东西,老百姓真在用。”

会议正式开始后,每个单位都有五分钟的发言时间。

轮到他们时,全场没一个人看好。

前头那个香江理工的代表讲得头头是道,一句“自主引进欧美第三代涡轮轴结构技术”说得大家都鼓掌。

秦致远站上去的时候,下面人都开始交头接耳。

温瑾瑜也没多废话,拿出早准备好的材料,说了三句话:

“我们这个平台,不讲大词,不引外资。”

“我们只做一件事——把农村烧饭的炉子,从一天两捆柴,省到一捆半。”

“我们今年春天推出了第三代节柴炉,已经在三江镇和翠屏村投入使用,群众反馈良好。”

话一落,没人鼓掌。

有人看笑话,有人摇头,也有人露出不屑。

可一旁的实物模型——一个铁皮小炉子,风道粗糙,但结构紧凑,炉胆结实,灶口均匀,那炉子里摆着几块真实烧过的炭灰。

温瑾瑜最后补了一句:“这不是展品,这是刚从乡下取回的。”

“烧了三个月,一天三顿饭,还能再烧三个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