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开门见山,:“我本来是想来寰海找小朱洽谈的,没想到直接见到年影帝了。这个综艺项目是H台今年投资最大丶最为重视的项目……”
刘姐话音未落,便被年骅打断,递过热茶,客客气气道:“刘姐,我的习惯你也是知晓的。”
年骅不接综艺,在圈内已是共识。
年骅刚火起来时,不少大综艺导演亲自登门拜访,都被拒之门外,还被业内嘲“心高气傲,真当自己是艺术家,看你几时糊?”“过了这村没这店,等不红了可别求着上综艺翻身”。
这些恶意随着年骅跻身顶流,日益红火,实绩到手後,便转化成“这年头,红得如日中天还深耕剧组的年轻演员只有年骅了,让人敬佩!”“艺术家就是非同凡响,只想赚快钱的凡人望尘莫及。”
这圈子就这样,你红你有理,你有资本傍身你最大。
如年骅般本身是资本又红的,那就是娱乐圈的绝对准则。
刘姐也清楚年骅的习惯,出道至今只上过四期访谈类综艺,都是整个剧组一同前去的电影宣传,常驻综艺一律婉拒。
刘姐自知大概率碰壁,但依旧想努力一把。毕竟“顶流影帝综艺首秀”的噱头,值得付出一切代价。
刘姐露出温婉的笑,和女强人的气质格格不入:“年影帝,先别忙着拒绝,如果您愿意参加综艺,我们台是拿出百分百诚意的。这份是酬劳和一些置换条件,您看下是否满意。”
刘姐说着,将一式两份的文件分别递给年骅和厉青山。
刘姐清楚,酬劳多少对年骅而言,吸引力都不大。因而刘姐给出的“诚意”,是多项H台今後综艺节目和自制剧的名额。
年骅是寰海娱乐第二大股东,寰海娱乐作为新兴娱乐公司,目前旗下除了年骅,也只有两位大衆较为熟悉的准一线演员和十多位能盈利的小艺人,至于其他艺人和练习生,还处在前期投资,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H台自制剧的主演和综艺节目常驻嘉宾,这种香饽饽,只会留给知名艺人,或者H台要捧的自家人,轮不到没有名气的小透明。
如此丰厚的置换条件,没有任何一家娱乐公司能够拒绝。
果然,年骅还未开口,厉青山蹭一下坐到年骅身边:“我觉得不错!”
年骅侧头,看着厉青山,扯了下嘴角:“我觉得不行。”
厉青山:“牺牲你一人,造福全公司!”
年骅:“不好意思,觉悟不够。”
厉青山:“觉悟不够就要积极改进!”
两人的废话文学你来我往数回,被一阵轻音乐打断。
是刘姐的手机铃声。
刘姐看了眼来电显示,原本要顺手挂断的动作停滞在屏幕上。
厉青山深谙人情世故,立马知晓来电者应该不一般。“刘姐别客气,当在自家,随意随意。”
刘姐面带歉意,也没矫情,直接坐在沙发上接起电话。
刘姐可能上了年岁有点耳背,听筒的音量设置满格,以至于年骅和厉青山并不想听墙角,却将对话听了七八。
电话那头应当是刘姐上级,向其打听即将要录制节目的情况,刘姐简单汇报进展。上级表示,该节目最大的投资方看过策划案,没什麽意见,就是要求将其中一名嘉宾从名单上开除。
一般投资方要求更换嘉宾,有三种情况:
一是嫌弃嘉宾名气小,看不上,或者嘉宾气质与节目调性不合;
二是知晓嘉宾品性,担心其爆雷导致节目殉葬,投资打水漂;
三是一些较为龌龊的特殊情况,比如嘉宾和投资方要力捧的人撞型,比如投资方想要潜规则嘉宾被拒,恼羞成怒等。
上级没在电话里说明原因,但指名要求更换嘉宾,必有特殊内幕。
这些娱乐圈的条条道道,年骅向来懒得理会。
只是电话里提到的,竟是个“熟人”。
刘姐挂断电话後,很是诚意地说明情况:“我台长打来的,就是和年影帝在谈的项目,投资方那边要更换掉一个嘉宾。”
“我可以看下节目策划书吗?”年骅问道,眼中闪过意味不明的光,像是碧水里倒映的月。
刘姐受宠若惊,刚才她将方案递给年骅时,对方连敷衍翻看再拒绝的意思都无。
“那当然,这档综艺是我们台今年投资最大的项目,虽是档全新的综艺,但集结了诸多热门元素……”刘姐滔滔不绝。
年骅略看了一眼节目构想和流程等内容,翻到了拟邀嘉宾名单。
策划书很专业详尽,所有嘉宾都附上照片丶简介,以及综艺优势分析,在节目中将要担任的人设等。
嘉宾分成两组,一组是明星,一组是网红。
在网红组的末尾,年骅看到了电话里谈起的名字。
“你们节目……邀请了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