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谢萧篇(一)
早起时郦安旦暮鼓尚未响,谢琅却早已起身。他自取了生水盥沐,动静可能有些大,闹着了尚在酣眠的三弟。
“二哥,我不想进学,你就和阿翁说我头痛。”
谢琅这话听了好几年,他向来很有耐心,便温声哄他:“你不进学,阿翁虽不会说你,可父亲却饶不得你。还有大哥,再有十来日,大哥就要返京述职了。”
谢曜却不想听,他一把将被子蒙在头上,又拱到里间会周公去了。谢琅颇觉无奈,也在心里计算着,再过一些日子,就不能带着他一起睡了,养的这样的没规矩,往後对谢曜也不好。
他依着礼俗先去请父母的安,父亲一般这个时辰应当在与母亲用膳。
大哥谢昶早先被调任墉州做了个里正县尉,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功绩,圣人不吝赞许,这次大哥回京应该是要封官的,和那个很有名的玉面檀郎共封尚书郎。
谢琅走在抄手游廊上,瞧着水池子里养的红尾锦鲤。大哥记着母亲是南边的水乡人,特意派人遣运回来的,母亲为此还高兴了好多天。谢琅微微出了神,也就随之想着,父亲母亲上一次赞许自己是什麽时候呢?
婢女们推开垂花门,一面小小的什锦窗前养着一从凤穿牡丹。他一进门,谢姨娘便瞧见他了,“琅哥儿来了。”她尚未盘发,见着孩子自觉失礼,一边向里屋走一边道:“你去正厅候着罢,你父亲在那儿呢。”
谢琅垂眼:“是。”
谢定乘正在掬洗,馀光瞥见谢琅,倒是颇为意外:“来的这样早,问你母亲的安?”谢琅点了点头,躬身作揖。谢定乘今日心情并不算太好,他道:“你大哥像你这麽大的时候却没你这般老成,自家人何必这样拘礼,瞧着倒生分。”
那边谢姨娘已经盘发而出,她年华正好,又是个十分温柔恬静的性子,笑起来眉眼弯弯。此刻正温柔地揽了谢琅的肩,叫他坐于凳上。
“给琅哥儿添双碗筷。”
话音未落,便有大丫鬟添了上来,“早备着呢,借着曜哥儿的好,往後二公子也常来陪陪夫人。”
“夫人”两个字撞落在谢定乘耳中,他面色有些不好看。谢姨娘似乎意识到了什麽,便申斥那丫鬟:“浑说些什麽呢?”那丫鬟也没个眼力见,一时没反应过来。
谢定乘搁了碗筷,声音有些发冷:“嫡庶尊卑有别,这谢府里连规矩都教不清明吗?凭空多留了你这条巧舌?”
丫鬟登时反应过来了,她慌忙下跪,想起今儿是故去的谢夫人忌日。
这府里没了谢夫人十多年,久到大家都默认姨娘是夫人了,以致于忘了谢大人其实是一个钟情的人,这麽多年了,依旧为先夫人保留着名分,不曾扶正侧室。
谢姨娘脸色有些难堪。谢定乘发了这无名的一通火,早膳自是用不下去了。但碍着面子也不好退让,径直起身便向外走去,馀光瞥见什锦窗边上的凤穿牡丹,只不痛不痒地讽刺道:“我倒是不知道,你什麽时候好养起这些东西了?”
谢琅坐在凳上,眼观鼻鼻观心地捡起食箸,充耳未闻,就近开始用膳。
谢姨娘瞧着那簇植株,颇为委屈的憋回了眼泪。她替谢琅舀了一碗银耳羹,故作平静道:“父亲说的话,琅哥儿可不要往心里去,也不要回去与弟弟说,他性子没你沉稳,不如你懂事,听了瞎话怕是要胡闹的。”
谢琅自是应了,却并不动那银耳羹,谢姨娘就问他:“你不是最喜欢吃这个的吗?怎麽今儿一口都不肯动?”
九岁的谢琅终于垂了眼,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这并不是我爱吃的。”
谢姨娘一愣,有些微怔。
想当初谢家主母犹在,府里一片其乐融融,夫人是个很和善温柔的女子,奈何大公子一落地她便早逝。谢姨娘那时年纪小,又怜惜出生不久就失了母亲的昶哥儿。在得了谢定乘的应许後,她视谢昶为己出,等他渐渐长大了才肯生自己的孩子。
只可惜谢老太爷那时身子不好,琅哥儿在她身边没待多久就被送去了老太爷那边教养。再後来,她又有了不怎麽争气但可心的三公子,对谢琅那头自然失了不少照顾。
此番被这麽一说,谢姨娘心里也不大好受。她找着话打圆场:“听底下人说,我们琅哥儿读书很好,圣人在一衆子弟里选了你去与太子伴读。”一念及此,谢姨娘倒是真心实意的开心起来了,她摸着他的软发,笑道:“琅哥儿真是争气,往後要愈加进益,要做像你大哥那样的人。”
谢琅寥寥吃了几口,便搁下筷箸,回道:“母亲,我要去拜见阿翁了。”
谢姨娘知晓他是个规矩孩子,也就不多留他。
待得谢琅跨出门槛时,却听得谢姨娘在他身後念叨:“这几样都拣选起来,拿小火煨着,等阿曜起来给他送去,记得不要催他醒,那孩子睡觉总带着气性儿。。。。。。前几天让选的缎子送来了吗?大公子回京该穿着好衣裳,绣坊那边要是没声儿的话就多去催催。。。。。。”
谢琅没说话,他素来拘礼,偏这回步子迈的快了些。
谢老太爷年岁不算太高,只是有的时候精神不济。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单靠着一己之力打下了如今的谢家家业,一生只得一个独子谢定乘。只可惜谢定乘为官做人太过中规中矩,与他老子相较,总失了那麽一点胆量和魄力。好好一个谢昶,又叫谢定乘教的一个模样,脑子跟木头一般愚。
谢老太爷瞧着推门而入的谢琅,眯了眼,瞧着阁上的日晷,淡声道:“今天迟了些?”
“去给母亲父亲问安了,母亲留我用了早膳。”谢琅老实答复。
老太爷叹了一口气,伸手招他近些,“你这孩子,心有沟壑却徒添仁善,往後要是不改了这毛病,终究是个做不了大事的。”
谢琅微微皱眉,噤声不语。老太爷随手在几案上翻了一本书,“《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中的话是什麽?”
谢琅答的很快:“人皆可以为尧舜。”
老太爷瞧了他一眼,将书页合上,淡声道:“你记得书中词句,却跳不出困囿,尧舜虽好,你却一定要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