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砂脱轨网络世界很久了,表情懵懂地看着女孩儿,不知道该怎麽回应她说的话。
只是点头,一味地点头。
结束後,看袁永晴递来的手机才知道。
今天的签售会能有这个效果,是因为出版社官方账号在网上发了《黄昏有白骨》的试读片段。
几千字,却把她前两本被人唾弃的地方,一一圆了回去。
袁永晴也夸她高明:“你是怎麽想到,以读者的第三视角,把四本书全部关联起来的?”
李红砂把手机还给她:“我也说不上来。”
“只是写完结局的第二天,全文大修时,好像看见了他们的一生。”
袁永晴笑笑,接不上这句话。
她和李红砂的创作思路不太一样。
比起李红砂这种,把角色放到同等位置上的创作思维,她更像是上帝视角。
不过也正因为李红砂修改这本书的时候,把这种第三视角的感觉写了出来。
《黄昏有白骨》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功。
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要麽把自己当作无所不能的上帝。
要麽,把每一个文字当成平等的人。
他们有身份,有思想,有自我的世界。
他们不是我们的孩子。
是邀请我们讲述他们人生的,活生生的人。
离开书的世界,李红砂和袁永晴摘了口罩和帽子,走在街上。
没几步路,袁永晴跳起来撞了下李红砂。
李红砂站稳,拿拳头锤她胳膊。
“你知不知道网上传我们是死对头?”
“我看见了。”
她还不瞎,袁永晴递给她手机的搜索栏上,那麽大几个词条显示着呢。
“那我们的CP名呢?”
“我瞎。”
李红砂选择性眼盲。
签售会结束的晚上,自然有庆功宴的安排。
李红砂把袁永晴带去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
谁知道他们早认识了。
倒是省去互相介绍的环节。
聚餐选在京鸡市最火的一家火锅店,在一条小巷里,门前种着槐树的人家。
这家店的番茄汤锅比红油汤锅出名。
李红砂却吃着,除了辣味上,没感觉有多少区别。
她不能喝酒,只烫菜吃,但庆祝喜事又不喝酒,滋味不对。
袁永晴帮她喝了。
喝到一半,袁永晴手机亮屏,看见杨俊熙打来电话,反手就给挂了,靠在对着门外发呆的李红砂身上。
“在看什麽?”
“没看什麽。”
袁永晴不信,放下酒杯手掌贴着李红砂的脸颊顺过去,是一棵冒出院墙,明黄的槐树。
袁永晴想起包头村,李家院子里的那棵槐树。
对比起来,李家那棵年岁应该更长,生得更加高大。
袁永晴抿抿嘴里苦涩的啤酒:“你想夏达海了?”
李红砂的脸颊被火锅的热气熏出红晕:“是有点儿。”
她倚在她的肩上闭上眼说,回去吧,你就不属于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