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我没有刻意隐藏~也无意让你感伤~
&esp;&esp;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
&esp;&esp;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
&esp;&esp;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
&esp;&esp;……
&esp;&esp;遗憾我们从未成熟~
&esp;&esp;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
&esp;&esp;尽力却仍不明白~
&esp;&esp;身边的年轻人~
&esp;&esp;……
&esp;&esp;翻越了第一座小山丘后,几乎没做停歇,林在山立刻开启了b1段的演唱。
&esp;&esp;继续着人生的跋涉。
&esp;&esp;此时,他手中的吉他旋律不再像之前那么清淡,弦位的利用明显变得更多了,而他的歌声也明显更加厚重了。
&esp;&esp;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爬山,爬到峰顶后,正要喘一口气时,却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座更高的山丘。
&esp;&esp;你可能会歇一歇脚,之后再整装待发,朝更高的山丘迈进。
&esp;&esp;但有些时候,人生不给我们歇脚的机会。
&esp;&esp;可能为名为利,你自己也不想放弃这样的机会。
&esp;&esp;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esp;&esp;背后一直有敌人在追你,如果你停下前进的脚步,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跌落山崖。
&esp;&esp;这时你必须咬紧牙关,就算再苦、再累、再挣扎,你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esp;&esp;此刻的林在山,就正在克服着重重艰难险阻,排除了编曲的影响,正在用他的天赋、坚韧和努力,朝着第二座山峰迈进。
&esp;&esp;b1的歌声一出,一直在投入聆听的关雅玲,立刻就屏住了呼吸,尽其所能的去感受和鉴赏林在山在歌声中承载的情感力量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esp;&esp;如此细腻的层次递进感,让关雅玲的聆听感受又升华了一个境界!
&esp;&esp;原本在听第一段时,她只是对林在山的嗓音无法抵抗。
&esp;&esp;现在,感受到林在山在这首歌中所潜藏的人生哲理般的结构设计,关雅玲一下子就对这个帅气的白发大叔肃然起敬了。
&esp;&esp;恍惚间,她都觉得自己好像在听身边令人尊崇的李大师的作品。
&esp;&esp;这数说人生的味道,这细致入微、又深刻见里的切入角度,都带着宗师级的风范啊!
&esp;&esp;这大叔到底是谁啊?
&esp;&esp;关雅玲越来越好奇林在山的身份了。
&esp;&esp;能写出这等作品的音乐人,几乎不太可能是圈外人。他这条拥有顶级承重嗓音的嗓子,也不可能是圈外人能有的。可圈内成名的大师,就那么几位,没有这么一号人啊!
&esp;&esp;关雅玲扭头看了眼身边的李宗恒,真想问李宗恒一句:李大哥,这位前辈你认识吗?他的身上为什么有你的影子?
&esp;&esp;李宗恒也正在想,这个能写出如此有层次和深度的作品的“年轻人”到底是谁。
&esp;&esp;25年前,李宗恒就是箭靶的顶尖制作人了。
&esp;&esp;虽然没给林在山做过专辑,但李宗恒是认识林在山的。
&esp;&esp;带着惜才的心态,李宗恒曾在林在山18岁那年,和林在山深聊过一次人生,可惜那次林在山没有给他留下太好的印象。
&esp;&esp;如今,再看到对方,李宗恒已经认不出这个沧桑的中年人,就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的摇滚小子了。
&esp;&esp;看着林在山,李宗恒却怎么看怎么觉得对方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谁。
&esp;&esp;当年林在山撕裂人心级的闪电高音,给李宗恒留下过深刻印象。
&esp;&esp;如果林在山的声音没变,李宗恒一定能把林在山认出来,就算林在山化成灰,李宗恒这么敏感的耳朵也能给林在山认出来。
&esp;&esp;但现在,林在山的声音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得极为沧桑感性,这可真给李宗恒难住了。
&esp;&esp;在华语流行音乐圈里,没有人比李宗恒这个活化石级的人物更资深,这个圈子里有多少条好嗓子,他一清二楚。
&esp;&esp;而眼前这位唱作人的嗓子,绝不曾在圈内出现过。
&esp;&esp;这是一位民间音乐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