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加起来总共三十个学生,都是从报名的职工里挑选出来的头脑灵活有高中学历的年轻人。红星这边宣传科苏俊民丶张大秋和盼娣都参加了,广播站里赵姝和另外几个姑娘丶地测科田芫华也都选上了。王芬因为前阵子结婚,没有报名。
年轻人凑在一起,学习的气氛还是很热烈的。
下派来的赵老师是个瘦削的老太太,六十来岁,是北华大学的退休老师。赵老师早年在日本留过学,水平很不错。
不过对于盼娣他们这些学生来说,最头疼的是缺学日语的教材和资料。赵老师自己有一套翻得很破旧的日语教材,让他们轮流看,每天再发一些油印的资料给他们学习。
所有学员里头,只有田芫华有一套日语教材,比赵老师那套还新,一拿出来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盼娣看到那套教材,眼睛也亮了:“你这套书是在哪买的啊?”
田芜华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叶景开借我的……”
盼娣恍然,朝她眨了眨眼睛:“难怪!”
前两年学外语很容易打成修正主义,家家户户的外语书都烧得精光,也只有叶景开这样的干部家庭恐怕还有些藏书。
芫华的脸涨得通红,小声道:“你别瞎想了,我跟他没什麽,他马上要回城了。”
上次运动会,盼娣就发现叶景开对赵姝一点意思也没有,反而和芫华走得近。现在叶景开马上要回城了,他和芫华……
想到这,她不由陷入思索。现实发展完全和书里写的不一样了。在书里芫华没有进入地测科,自然跟叶景开也没什麽交往,反而赵姝跟叶景开走得越来越近,并且趁他回城前想办法跟他确定了关系。
这回因为芫华进了地测科,还经常跟着省地质队下矿井,甚至为了方便工作,芫华还搬到宿舍去住了。她的宿舍离叶景开的宿舍不远,一来二去两人越来越熟,关系更是一步步升温。
芫华性子和赵姝完全不一样,接下来她和叶景开会怎麽发展,盼娣还真是没啥主意。
看着芫华有些失落的样子,盼娣问道:“那你问过他以後的打算吗?他是怎麽想的?”
芫华低着头:“他说回城後想办法跟父母提,然後就结婚,这样我就可以调到北华了……”
蛤?盼娣震惊地张大了嘴巴,这两个人竟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不过这个叶景开还是老样子,温温吞吞地拿不定主意……
盼娣又问:“听上去他结婚必须通过他父母那关,那你怎麽想的呢?”
芫华淡淡道:“他父母都是高级干部,我爸妈只是红星的工人,他是大学生,我才高中毕业。我们俩差距这麽大,他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这一年,就像做梦一样,现在梦也该醒了……”
盼娣拧眉:“现在什麽社会?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人和干部之间哪来的高低贵贱之分?至于考大学,现在不是可以推荐去读工农兵大学吗?实在不行,过几年恢复高考了,咱俩一起考便是了!”
芫华扯了扯嘴角,勉强笑道:“听你说起考大学,仿佛很容易似的。”
盼娣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怕什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是大学生就了不起了?说不定以後你还成了大学教授呢!”
芫华被她逗得扑哧一乐:“我要成了大学教授,晚上睡觉都会笑醒!”
一说到大学教授,盼娣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写信给写孔淮夫妇,问他们能不能帮忙买到学日语的教材。省城毕竟路子广一些,他们又在大学里头工作。
……
虽然学习条件有限,又没有书本,盼娣在日语突击班上还是最受赵老太太喜爱的学生。没办法,都是她以前追番打下的基础!什麽五十音,平假名,片假名多少认识几个。
赵老太太夸她是学日语的好苗子,引得其他同学嫉妒不已。赵姝更是每次看到她和芫华,那张脸板得跟什麽似的。
盼娣只觉惭愧,并深深忏悔。以前海量的资料堆在自己面前,就是懒得学。现在连个纸片都没有,反而如饥似渴地想学习。
人呐,就是这麽犯贱!
盼娣虽然是脱産学习日语,但宣传科那头安全生産的宣传还不能落下,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做。
好在这一回各个部门配合得还不错,县卫生防疫治第二次的检查总算通过了。
时间过得很快,日本丸红商社和红星萤石矿定的第一批交货时间就快到了,红星萤石矿上上下下都忙了起来。
一矿丶二矿和零号矿井主管生産的矿长天天都待在矿上抓最後的生産环节,其中零号矿井负责两万吨萤石的生産,一矿和二矿各负责五千吨。
为此,红星特地成立了一个日本工作小组,陈书记当组长,组员有厂办负责人丶三个矿井负责人丶运输科刘科长丶省地质队的叶景开丶宣传科林盼娣等等。
盼娣是陈书记亲自指定的小组成员,看她上次和丸红商社的两个代表沟通得那麽利索,陈书记早早拍板让她负责跟日本那边沟通。
合同上写的第一批交货日期是十一月底,这段时间陈书记经常拉着日本工作小组开会。
盼娣没想到第一次开会,她便和几个矿长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