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北宋被杀的大将 >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

等到白菜结霜,衆人都换上厚衣,今年的第一场雪便在半夜悄无声息地降临。

平安起床时只觉窗杦格外亮堂,她推开屋门,檐下已积雪近一尺,外边的菜畦与果树已被厚厚一层大雪覆盖。

哈了口凉气,平安搓了搓冻僵的双手,便伸手朝屋外试探,片片雪花落至掌心,丝丝凉意瞬间沁入手心。

果然,这会天上还在飘着细雪。

看了眼院中新种下的桃李果树,平安怕积雪压断枝条影响来年産量,便想出门摇下枝上的积雪。

“咯吱。”

无人探访的雪地,踩上去蓬松软绵,待步子落到地面,便可听见积雪凝实的咯吱沙响。

如棉似絮的雪团如云朵般团在枝丫与菜垄之中,等天亮再观,想来是番美景,若叫文人看见,指不定得写上几首酸诗雅词。

只是可惜她不是闲暇赏景的游客,她是得早起出门的赶路人。

这雪早已没过脚踝,寻常的鞋子便穿不得了。

若是再穿布鞋走路,初时不觉,等到雪花被热意融化,那种湿意便伴随着冰冷的空气慢慢浸入骨髓,能让人登时双脚僵硬,麻木无知觉。

体质好火气旺的,换双鞋袜保保暖也能恢复,运气不好的那轻则冻疮,重则冻伤。

平安从角落翻出她尘封一年的羊皮靴,这靴子是她前年攒了数月银钱,向来镇上的北地的客商买的,当时花了她几贯钱,心疼了她半月。

这靴子表皮光滑,也不怕雪水,冬季穿起来也甚是保暖,虽然这钱花得肉疼,但平安却觉得值。

尝过冬日里冰水浸泡滋味的人,都会懂她的感受。

若是不穿这鞋,那便得穿高高的木屐,可是穿那玩意,根本不能行走在滑溜溜的河堤小路上。

听得屋中动静,木头蜷紧了被子,迷迷糊糊睁开眼:“娘子?”

“你先眯一会,我去做点朝食。”

昨日木头将串串摊子的配菜工作一人承揽,又是洗丶又是切,忙活得晚,平安自然也投桃报李,想让他多歇息会。

“唔。”木头低低应了一声,随即便再无响动。

平安走近一看,这是又睡着了。

冬日寒凉,许多人便爱躲在家中猫冬。

玉溪镇河流湖泊密布,冬日里的湿意自不必提,这温度,就算晴日里被子都是带着湿气。捂了一晚,好不容易将被子捂热,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摸黑起早呢。

若非最近有些客人在清早想要吃上一口鲜辣驱寒的串串,再点上一碗她家的烫米粉做朝食,平安也不想这麽早出门。

这两个月她都觉得,自己这档口不是卖鱼的,而是卖小食的。

但她管不了这麽多,她只想趁着天冷赚钱攒钱。她已经攒了三十几贯银钱,若是要打个地基,勉勉强强,要是想把房子建宽敞建结实,她觉得还得再多加点。

小食生意可比鱼生意好多了,不过平安暂时没有多租个铺子的打算,一来是旺铺紧俏,二来实在是这市集租金有些贵,在她家建房子钱攒好之前,能省则省。

幸好前些日子大家夥做腊鱼的多,她趁着那个机会小赚了一把。

好歹,也把这月的租金给赚了回来。

自从串串卤水里烫米面後,平安家中的粉面便管饱。

还有些会吃的,更是要她把菠薐菜丶生菜丶芫荽一块入锅烫煮,直道就算出钱也认了。

他们家中不是没有汤水烫菜,只不过他们觉得比起鲜美的卤汤来,自己家中煮出来的,少了些鲜香之味。

青菜容易坏卤水味道,为此平安又增加一个小锅,专门用来烫煮青菜和粉面。

说是做朝食,平安其实只是照常三件套,粉面丶煎蛋丶汤。

托卤水锅子的福,每日她都可以匀些骨头汤来做汤底,这样的汤面只需放点葱和芫荽,便是人间鲜味,也算省了些功夫了。

吃完朝食,夫妻俩挑着今日用的货品,小心翼翼朝外走。

冬日里天亮得晚,看着这黑漆漆的天色,爷爷不放心两人,也提着灯笼跟在他们旁边走。

“哟,胡老爹,这麽早就出门了,可别太辛苦。”黑暗中,有人突然出声搭话。

木头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脚下一滑,怕他丢了手中东西,平安忙伸手拉住。

听声音是住他们家东边的曹大娘,多年邻里,爷爷自然也听出她的声音,他清了清嗓,笑道:“孩子出门早,我不放心,跟着看看。”

“您老人家一贯心肠好。”她笑了笑,也顺带夸了平安几句,“两个後生都勤快,以後你就等着享福吧。”

这曹大娘生了三个女儿,养儿子又被水淹死,很长一段时间,她在村里的日子不大好过。等後来她幺女招婿,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毕竟,在这村里生不出儿子,闲言碎语能把人压死。

比之家中只剩一个孙女的胡水生,她一向是有股子同命相连的亲近感,平日里对胡家颇为友善。

今年夏日,平安收了她家不少莲子,她和女儿也在胡家赚了些帮工费,对他们更是热情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