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by > 第七十二章 忠臣(第1页)

第七十二章 忠臣(第1页)

第七十二章忠臣

日暮时分,夕阳绮丽似血,十六扇格子窗门投下纵横的光影,殿内百花争艳。

摆在正中央的是寒山寺僧人栽培的绿梅,枝干盘虬,花已残败,犹有冷香萦绕。

傅润放下折扇,眸光凛冽,“孤看今日这动静,你们是打定主意都要作一首长诗了。也好,长诗之开合,宋以来莫有胜于苏子者……孤记得苏轼在杭州任上正值安石行新法,抱负难展,见酷法庸官扰民,屡有同情不忍之作。如今杭州又如何?尽可以入诗,不拘俗雅。”

由黄剑泉丶何自愚带头,官员们低声称是,愈发不敢下笔,字字斟酌,生怕害了全家性命。

傅润起身走下玉阶,见一人写得尤其大汗淋漓,脚步一顿。

自有太监递呈此人诗作。

“……你是长治四年的榜眼?当时父皇本要选你做状元,但元勉嫌你诗赋缠绵温柔丶不是正格。”

“是丶是,微臣惶恐……臣确实不大通诗丶诗赋。”

傅润笑,“是个老实人。孤看你这首诗写得寻常,自序倒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难为你了。”

他心里有数,哪些震慑一番或可留用,哪些留不得——三月初便敲定了一份名单。

不如说今日有这麽多官员狼狈地从杭州跑来宣誓忠心,他还有一点吃惊。

傅润边读诗边问话,在对方结巴应答的间隙想了想:大抵是有黄丶何二人率先倒戈的缘故罢。

官员们的诗越写越长,自序丶自注一加再加,说是毕生呕心沥血之作绝不为过。

夜幕降临,太监收走诗稿。衆人仍旧跪伏在地,个个手腕充血酸胀,手心汗淋淋拿不住笔。

傅润已在侧殿用过膳,吩咐道:“拿火盆来,连日下雨,屋子里湿气太重。”

他站着翻看诗稿,分别点评,态度不冷不淡的,翻完最後一篇,叹道:“出去罢。”

无一人敢动。

黄剑泉双腿有旧伤,久跪久坐,此时腰部以下已失去知觉,全凭两位同僚暗中帮扶一二。

傅润沉吟不语,蓦然发作,狠踹了一脚黄剑泉,冷笑道:“你是汉人丶是占城(今越南)人?”

黄剑泉爬起来,膝行着回到原位,低头垂手吞咽唾沫,“回陛下,臣是汉人。”

“你是汉人,哈,你是汉人,你还记得你是汉人!你是孤的平章政事丶是太子的平章政事?”

“自丶自然是陛下的平章政事。”

傅润再瞥一眼何自愚,“四月初,孤的人去杭州搜查番船,一无所获,你们是这样想的,是不是?番船内藏有蹊跷,你们当孤愚昧不知。占城人通过石斌引介与太子勾结,意图用硫磺火烧杭州城,继而太子就可以借机发难,说孤即位四年滥征暴敛丶百姓苦不堪言……这些你们都知道,但你们没有一个人告诉孤。杭州一百万人口,远比不上你们一家子的狗命,是不是?”

这话说得忒重!

黄剑泉面色发白,嘴唇青紫,战战兢兢几次想开口辩解。

君臣二人目光隔空交汇。

心虚者先怯懦。

傅润拔出剑挑一沓诗稿送入火盆,如玉面容在扑朔的火光中显得傲慢而光明。

他总是笑,常常懒洋洋的,可他真动了杀心的时候,谁也不敢拿“美人”这轻佻的称呼形容他。

“都出去罢。”傅润侧身看向墙角龙凤交首玫瑰掐丝样式的西洋钟,“时辰不早了。作一首诗而已,竟耗去半日光景!以为做得好的,随王长全去偏殿用饭,以为做得不好的——哼。君无戏言。”

何自愚思及家中老妻与儿孙,不禁泪流满面,心下大恸,知道自己是万万活不成了。

黄剑泉亦如此想,毅然决然叩首四次,泣不成声:“臣罪该万死。愿陛下息怒。”

傅润定定地打量他两个。

春风和煦,吹动檐下金铃,一时满室充斥清泠之音。

傅润按下在苏州问斩以儆效尤的念头,将镶嵌珠玉的佩剑收回腰间刀鞘,冷声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