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by > 第九十八章 二月(第3页)

第九十八章 二月(第3页)

他以为他是屈原,品德如芳草美人,奈何君主为一时利益所遮蔽,执意将他放逐。

他还以为他是王安石,勤勤恳恳,锐意于改革,可惜君主鼠目寸光,不能理解他的抱负。

他一没有勾结鞑靼,二没有主动结党,三没有频频蔑视圣人,何错之有?

文人自有傲气;再者,先帝抚掌心以托孤,身为辅政大臣,难道要事事顺着幼主不成?!

他的死,是天命,是教子无方,是陶先等钻营小人看不清形势昏了头倒戈害他的缘故。

想至此,李季臣脸颊抽搐,激动地喊道:

“傅润!傅润!黄口小儿,你杀不了我!是天命杀我!傅润!浮云蔽日,你早日醒悟罢!”

围观的百姓哗然。

果真是一人之下的丞相,骂皇帝都不带怕的。

主持行刑的刑部官员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连忙示意刽子手动手。

铡刀利落地落下,晴日当空,李季臣涨成猪肝色的头颅骨碌碌地滚到地上,滴滴答答流血。

他双眼睁得很大,死後舌头犹鲜活,春风灌入他的嘴巴,依稀发出类似“傅润”的声音。

百姓们哗地围上来细看,又哗地散开——甚至不需禁军驱赶。

“没意思。我以为李丞相会像董卓一样,肚脐眼流出的肥油能点三天三夜的灯呢。”

“嗐,你少看点小说吧!我是来看陛下的,怎麽陛下还是不出来呢。”

“哼哼,这个嘛,一则我们人太多,二则……欠我家三十两的蒋大狗被抓了。他是陶家的打手。”

“哦,我明白了……什麽意思?”

“陛下大抵忙着数抄家的银子呢。陶府的金子比李相家还多哩,听说熔成了一座黄金屋!”

进京赴国子监读书的举子在後面偷听了一耳朵,若有所思。

陛下清理了李党,不说京都,就说外头行省,该空出多少位置啊,这两年要好好温书了!

*

春二月,乍暖还寒。

傅润连续数日处理李党案,看折子看得头晕脑胀,夜访元府,与元勉喝茶闲谈。

元勉在家闭门思过九个月,因吃得精细,消渴症稍有好转,“臣想向陛下推荐两个人。”

傅润撑着额头把玩番人进贡的金怀表,叹了口气,轻笑道:

“若不是你,孤立时甩袖走人。”

近日谁见到他都要推举人才,他一旦回绝,便有无数个问题等着他。

什麽“陛下既不计前嫌调许丞相之子入朝拜三品官”,什麽“陛下提拔赵欃枪可谓不拘一格”……

全是些浑水摸鱼的家夥。

许经是江修夔亲荐的。

至于彗之。

哼,赵彗之个混账!

其祖赵起俞用三年时间挣来“杀神”名号,他比祖宗更不怕死,“杀人如麻”,短短半年便得了!

元勉久不关心朝政,诧异地说:“既然如此,那麽臣也不讲了。请陛下多歇息。”

傅润:“嗯。唉,不妨事,你但讲,你看上的人,或有几分本事。”

元勉拈须,思索半晌,将其馀附带的人才都掩下不提,恭敬地推荐道:“陛下谬赞。确有二人,是表兄弟,成都府人氏,文章颇有古风,家有薄财,自称遍览天下群书,三十五岁,已编撰了一部《山河风闻》,各地民风习俗尽收录其中,臣年前读过一遍,惊叹不如。”

傅润阖上金怀表的玻璃盖,觉得有些意思,“明日午後带进宫,孤瞧瞧。”

“是。”元勉见傅润起身,忙问道:“陛下。”

“总兵还有何事?”

“李党既除,赵坼有意还乡,朝局稳定,陛下何时再选秀女?陛下将二十四了。”

傅润仰面望月,眉间萦绕淡淡的温情,忽而低吟道:“明日小朝後,你便来。孤要说一件事。”

轮到元勉皱着眉问:“……何事?”

傅润将怀表抛向空中,稳稳接住它,“先帝的遗诏。子嗣之事,孤也想好了。”

--------------------

……手滑了,变成立刻发表了。就就这样吧。

【《国朝新语》】皇後久病,钦天监曾按制递呈皇後谥号八种,今上大怒,都不纳,斥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