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番外1出嫁
◎……◎
番外1出嫁
皇帝把云岚留到了将近二十岁的时候,才让她选一个额驸出嫁。
在皇帝看来,如果云岚选择了京城的公子哥儿,出嫁後就能顺势留在京城了。
那皇帝以後见云岚就很方便,巴不得云岚嫁到京城来。
不过云岚後来选了班第,也就要出嫁到蒙古,让皇帝颇为遗憾,他看着班第的眼神都凌厉了起来。
只是皇帝之前已经承诺过,不管云岚选择谁当额驸,他都不会阻拦,如今就不好改口了。
再就是班第的出身不错,他的祖父是郡王,祖父的亲姑姑就是太皇太後。
不过他本人的身份不高,暂时只是科尔沁蒙古的一个台吉。
但是班第本人在尚书房的成绩有目共睹,骑射也是数一数二,不但脾气好,对云岚也是一往情深,想着为了配得上她,班第非常努力学习。
云岚会选择班第的理由也很简单:脸好身材好,脑瓜子不错,人也努力,脾气好,尤其身份不太高。
如果班第身份太高的话,她嫁过去就没那麽自在了。
云岚在大婚之前,皇帝甚至为她设了护卫和长史,这是郡王才有的配置。
长史一人,一丶二丶三等护卫共十五人,五丶六品典仪共四人,另外下领一百二十名护军丶马甲等。
这样云岚在京城和蒙古之间来往,都有足够的护卫在身边了。
有长史在,很多事不需要云岚亲自来,都交给他来办就好。
在云岚看来,长史等同于全能秘书的存在。
只要她提出的要求,长史都能给云岚办得妥妥当当,压根不需要自己操心。
典仪则是仪仗队的存在,云岚出行的时候,有仪仗队在前面开路,既体面又庄重尊贵。
云岚感觉皇帝够大手笔了,毕竟如今小阿哥们还没这个排面,她先享受上了亲王的待遇。
这就算了,皇帝还提拔班第为内大臣,没多久晋为都统,隔了一段时间又提拔右翼前锋统领。
这些全是京城护卫的官职,班第就不能离开京城太久。
云岚:皇帝的司马昭之心,真是路人皆知了,这是要把班第留在京城,连带她也一直在京城了吗?
到头来,云岚出嫁後,跟以前的生活区别不大。
毕竟她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京城的大公主府内,偶尔进宫见皇帝和弟弟妹妹们,只有夏天的时候才会去蒙古,顺道避暑了。
可是云岚去蒙古的次数也不多,毕竟皇帝会隔三差五带着她去热河行宫避暑。
云岚去蒙古的时候,皇帝偶尔也会带人过来围猎,住上一段时间。
她成婚後,班第对云岚一直很好,体贴入微。
云岚依旧做着买卖,买卖还越做越大,如今工坊是多得数不胜数,除了国内之外,买卖在西洋人当中也极为受欢迎。
她还建了一所女子学院,原本是为了给到年纪出宫的宫女所建。
云岚发现这些宫女出宫的时候年纪比较大,回家可能父母不在了,无处可去,或是兄弟不愿意接纳,找不到适合的活计养活自己,最後大多只能嫁给年纪大的人当续弦。
她觉得挺可惜的,毕竟这些宫女能活到出宫的年纪,在宫里显然是个长袖善舞之人。
有些宫女甚至识字,就这麽草率嫁人,兴许几年後就守寡了,又或者跟继子女之间相处不融洽,过得并不如意。
所以有些宫女到年纪後根本不出宫,宁愿留在宫里当个嬷嬷,一辈子不嫁人。
毕竟在宫里的生活虽然如履薄冰,却比宫外要好多了。
当了嬷嬷之後,要是跟着一个不错的小主子,以後对方出嫁後也能当陪嫁出宫,年纪大了还能被荣养,倒是个不错的出路。
要是没能跟着小主子,跟着嫔妃,主子发达了,嬷嬷们也能跟着飞升。
实在没能跟个厉害的主子,嬷嬷们在宫里到最後,起码身後事也能被包办,不至于在宫外可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正好云岚手里的生意多了,需要的管事也不少,这些识字又圆滑会来事的宫女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于是她就建了一所学院,让宫女更深入学习更多的字,以及算数和记账等等,还有一些生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她们只需要简单培训後,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云岚的好帮手。
让云岚身在草原或者公主府内,事情交给这些管事娘子就可以了。
她只要看看月末的账目,或者年中丶年中的账本就行。
但到年纪出宫的宫女人数毕竟还是少,根本不够用。
云岚後来又对外招生,先是有点基础的女子,大多是家里曾经风光过,後来家道中落了,不得已在各家做女先生的人。
做女先生看着风光,却也是东奔西走。
今天教导这家的孩子两年,可能对方就不想继续了,她就只能再找另外一家。
风雨飘零,到处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