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掌中看作者枕宋观唐 > 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深山荒村外,姜见黎一手捧着堪舆图,一手拿着罗盘,怀中还夹着一把剑,对着两棵枯黑的歪脖子树下被烈火烧得同样黢黑的石头辨认了许久,才确定这就是她要找的地方。

村落隐在山坳处,若非仔细找,极难找的到,何况还是在漫山遍野刚遭遇过一场惨烈的山火的情形下。

村外焦土遍地,站在村头,不用走进去,姜见黎也能猜到,里头早已是一片废墟,根本不可能留下什麽活口。

尽管如此,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进去。

四周弥漫着烧焦的气息,整座山像一个巨大的尸首,被烈火夺取了生命,小小的村庄同欺负的山脉比起来,倒显得格外渺小。

“造孽啊,造孽……”姜见黎连叹了几声,从怀中掏出一枚符篆夹在指尖。

这枚符纂是从前与萧九瑜路过黔中道时,萧九瑜非得拉着她在当地一个香火鼎盛的道观里求的,符篆用朱砂所画,被折成了一个三角用红绳系了几道。她原不大信这些,这枚符篆就被搁在王府的扶萝院中许多年,这回离京时偶然想起了这枚据说能够在关键之时保命的东西,特意回了一趟王府将它取来随身携带。

或许是自己即将要做的事过于冒险,便是不信它当真有护身之用,带在身上多少也有些安慰。

此刻将朱砂符篆捏在手中,姜见黎莫名感到心中踏实许多。她将堪舆图和罗盘塞回背後的包袱里,握紧了手中的剑。这柄剑就是萧贞观带来德阳的濯缨,後来被萧贞观丢给她做防身之用,她担心被人认出来,便用黑布将剑鞘缠了一圈,遮住了剑鞘上的古朴的纹样,这样从外头看起来,它就成了一把再普通不过的佩剑。

一手符篆一手剑,符篆镇鬼,长剑摄人,无论此刻村中有什麽样的妖魔鬼怪,都无法阻挡她的脚步。

呜咽声不远不近,萧贞观循声往村子深处走了两步,忍不住蹙眉道,“邹刺史,你不是说附近几座遭了山火的山头都已经搜查过,所有百姓都被迁到了城中善堂吗?怎麽此地还有人在?”

邹茂庭也听到了呜咽声,听着像是活人的声音,听得他冷汗淋漓,忙不叠解释道,“是,臣早已命人将还活着的百姓迁往城中了,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收敛附近几座村落的尸首,怕是有百姓舍不得死去的亲眷,故而偷偷过来……”

“还未曾收敛遇难百姓的尸首?”萧贞观默然两息,问道,“难道邹刺史不知时已入夏?”

邹茂庭半句不敢言。

“天渐渐热了,若不及时收敛,怕是,”萧贞观顿了顿,严肃地吐出两个字,“疫病。”

“是是是,臣这就下令让府军出动,挨个庄子收敛尸首。”

萧贞观继续往前,呜咽声变得断断续续的,倒是另一道清亮的声音逐渐清晰起来,“小娘子,你已经哭了许久,节哀吧,你的阿奶已经去了,还是赶紧将她收敛入土为安吧。”

听着像是安慰。

萧贞观瞥了邹茂庭一眼,“去瞧瞧是怎麽回事。”

邹茂庭去而复返,回来时还带了两个人,巧了,其中一个萧贞观昨日才在善堂见过,他仍旧穿着一身发旧的灰袍,袖口都散了线。那人走到近前,见到萧贞观也是极为吃惊,“你……你是昨日那位娘子?”

“什麽娘子!”邹茂庭厉声喝斥,“这是……”

“邹刺史,无妨。”萧贞观问灰袍郎君,“第二回见了,不知郎君如何称呼?”

灰袍郎君拱手回道,“免贵姓谈,家中行二,他们都称某为二郎。”

“谈郎君,”萧贞观的目光又落到一旁的女孩身上,问道,“这是你家中姊妹?”

谈二郎摇头解释,“娘子误会了,这位小娘子是某的一个病人。”

“病人?昨日你还在善堂,今日怎麽跑到城外来了?”萧贞观若有所思,“竹州刺史下的禁令,你不曾听闻过?”

谈二郎面露心虚之色,他虽不知眼前之人的身份,但是能让刺史这般恭敬有加的,必然不是寻常人,因而他也不敢撒谎,如实道,“听,听闻过,只是,只是……”

他欲言又止,一旁的女孩急着替他辩解,“贵人您别冤枉谈医师,是我央他带我来的,我就是,就是想见我阿奶最後一面……”

“你家中,没有其他亲人了?”萧贞观问。

女孩摇了摇头,“阿耶阿娘三年前便离家了,说是要上京去帮工,多赚些钱来,自离家後一直都没有回来过,家中素日里只有阿奶和我在。”

倒是可怜。

萧贞观又问,“你年岁几何?”

女孩不知眼前的贵人为何这麽问,警惕地低下头默不作声,谈郎君生怕她得罪了贵人似的,替她解释,“贵人莫要见怪,馀小娘子方失了相依为命的阿奶,有些神思恍惚。”

萧贞观哑然失笑,她瞧着竟那麽像不通人情的“坏人”?

“谈医师是吧,”萧贞观故作严肃道,“你无视竹州府禁令,私自带人潜入禁地,邹刺史本该严惩于你,然念在你也是善心,若是立刻离开此地回城中去,此事便也罢了。”

邹茂庭听罢急忙附和,“贵人的话没听见吗?还不速速离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